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水姻缘
虚实人间
林肯与继母
“半”字诗和“半”字联
范仲淹的“想象力”
《剩者为王Ⅰ、Ⅱ》
博山薰炉
在陌生的城市暴走
南海岸(国画) 邓子敬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水姻缘

于莉莉心想:完了。这个杜丽娘再怎样后现代,也不能是这样的后现代法呀。

不过,于莉莉再想也就想通了。像徐丽莎这样的女孩子,哪里还能体会到闺怨呵。杜丽娘在花园里游园寻春的时候,徐丽莎还在床上睡觉。徐丽莎过的是夜生活。徐丽莎眼里的花园是个适合于勾引男人的地方,是施展才华的战场。徐丽莎的饮料是酒、是咖啡、是让人内心膨胀的液体。至于男人,杜丽娘为了一个柳梦梅幽怨而死,徐丽莎可是到处对人说,她十六岁就有了第一个男朋友。她的男朋友在她后面排成了长队。徐丽莎有个比喻,不是有的男人说女人就像衬衣吗,那么徐丽莎就觉得,男人则像徐丽莎脖子里的丝巾。是脱是卸,是用还是扔,丝巾岂不是比衬衣更方便、更无所谓吗?

于莉莉知道,这个一门心思要往前冲的女孩子,身上充满了大街上新新人类的特质。本色倒是本色,可弄不好,《红白喜事》很有可能就要砸在她的身上。

于莉莉把这个担心和张先生说了。

张先生最近也在烦闷,张先生也碰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这件棘手的事情还不是张先生一个人可以解决的。还必须联合姚先生。必须依靠两个人的力量——力量是温暖的。它们来自两个其实最陌生最冷漠的人。但力量的本身仍然是温暖的。

张先生听完于莉莉的话,撇了撇嘴。然后就把自己碰到的那桩棘手事简单讲了讲。在他们两个共同走过来的这很多年里,经常会有这样的时刻。张先生讲了一句,后一句于莉莉就懂了。有些时候,张先生甚至只要讲上半句,或者是一个凛利而简短的眼光。

徐丽莎的事于莉莉后来再没对张先生说过。于莉莉清楚得很,这是桩小事情,特别是在张先生必须借助姚先生力量的时候,这就更是桩小事情。虽然姚先生未必真把徐丽莎放在心上,但枕边风的力量是很难说的。特别是对于姚先生这种好色的人。因小失大总是愚蠢的事,但不管怎么说,于莉莉在《红白喜事》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万一真的让徐丽莎坏了事?于莉莉有些不甘心,但暂时又没有扭转局面的可能性。而这几天,小姑娘徐丽莎还很有些得寸进尺的味道。媒体过来采访,徐丽莎好几次口出狂言,大有要取代于莉莉的势头。于莉莉冷眼看着,心想这小姑娘不知天高地厚,张狂得很,毕竟还是块嫩姜。但心里的怨怼难免又增添了几分。

于莉莉另外的烦心事,就是与张先生的关系问题了。

张先生是有家眷的。这个于莉莉多年以前就知道。于莉莉倒并没有什么非分的想法,比如说,张先生离婚,再和她结婚什么的。年轻时也有过。那时于莉莉刚遇到张先生,身心都暂时是单纯的。后来知道这事情不可能,闹了几年的心,也就过去了。再后来,于莉莉阅历大长,看待男人的角度从仰视,到平视,再到俯视。因为看得多,婚姻就变成一件有些可笑的事情,一张有漏洞的网。一攻即破的。即便是张先生,以前是于莉莉的希望,现在,则成了于莉莉手上的一张王牌。

大多数人的后半辈子,是与婚姻有关系的。婚姻其实是专为人的后半辈子准备的。前面是囤积,后面便是收获。婚姻其实就是个仓库。有人找到了大仓库,就囤积得多一些,有人找到了小仓库,就囤积得少一些。于莉莉想,自己前半辈子的囤积多半也在张先生身上了。可惜,对于莉莉来说,张先生不是仓库。张先生顶多是现存现取的。等到别人都不再囤积,而是收获的时候——

张先生就是一个虚无。

这天中午,于莉莉戴着黑墨镜、穿着黑衣黑裤来到了天下第九楼。于莉莉心情不好,心情不好的时候于莉莉就想吃点花宴。特别是那个“鸽子烧茉莉”。

于莉莉觉得,“鸽子烧茉莉”是种奇特的菜。如果把它正儿八经地放上桌面,众人齐声哗然,倒难免有些作秀的意味。就像她莉莉这个有些像交际花的名字。张扬的。外面看起来挺好看的。甚至,还会感觉俗艳的。只有是一个人的时候,一个人,慢慢地抽支烟,另加一小杯质地温和的清酒。然后再慢慢地吃上份“鸽子烧茉莉”。

那些茉莉花散落着,其实不大。如果心平气和地看待它们,还会感觉到,在它袭人的香气后面,还有着一股青涩的苦味。

于莉莉喜欢那股青涩的苦味。

这天于莉莉事先没和彪哥打招呼,就一个人找了个小包间,点了菜,点了酒。吃完以后,于莉莉下楼,在天下第九楼的大厅里转了一圈。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