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水姻缘
虚实人间
林肯与继母
“半”字诗和“半”字联
范仲淹的“想象力”
《剩者为王Ⅰ、Ⅱ》
博山薰炉
在陌生的城市暴走
南海岸(国画) 邓子敬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博山薰炉

战汉时期的青铜器,是在奴隶主贵族逐渐衰亡、新兴地主阶级从酝酿到正式走上历史舞台这一重大历史转变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阶级力量的对比,在青铜铸造业上也有着深刻的反映。商周时代铸造铜器者主要是王室大臣,而这时王室大臣铸器大减,各诸侯国则普遍开始铸造铜器,不仅大的诸侯国晋、楚、齐、鲁、吴、越、秦等国铸器,而且许多小的诸侯国也铸器,如徐、江、黄、莒、都、邓、蔡、许、陈、滕、薛、邾、邿、杞、祝、戴、苏、虢、虞等国的青铜器都有发现。

两汉时期的薰炉是一种焚香的用具,不少薰炉在制作上非常考究,外表鎏金或错金银,显得异常高雅瑰丽。博山炉形制一般是半圆形腹,尖状盖,盖呈山峦起伏状,山上有镂孔及浮雕的人物、鸟兽。

此薰炉作为博山形,上立一只鸟雀,下面的支撑作羽人形。羽人跪坐在由四只辟邪环绕而成的基座上,背生双翼,两只大耳向外伸出,下垂长髯,这种形象十分少见。

河南中原收藏文化研究院供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