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下班沉默症”折射“情感工具化”
生态文明的市场化路径选择
局长太太吃空饷
当前道德迷局:滑坡还是爬坡?
美国社区养老模式借鉴
保持党性纯洁应养好“五气”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下班沉默症”折射“情感工具化”

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在上班时侃侃而谈,回到家却疲惫懒言;聚会应酬时笑容满面,面对亲友时却麻木冷淡。这些上下班时间判若两人的人群,似乎患上“下班沉默症”,对正常的情感交流避之不及,甚至拒绝亲友的抚慰,进入了交际怪圈。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75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3.1%的受访者坦言自己不同程度上有“下班沉默症”。

在探讨“下班沉默症”之前,笔者想先说说另外一种社会性现象——“阅读功利化”。这些年来,各种权威的调查数据都表明,我国国民的阅读率都在持续下降,但同时,我们的出版业却没有走向萧条。与以往有区别的是,一些纯文学和哲学文史书刊日渐在市场上消退,而各种专业实用书籍越来越丰富和庞杂,尤其是一些职场“圣经”类书籍更是盛行不衰。比如《细节决定成败》等。所以,如今人们不是不读书了,而是读书的“目的性”强了,往往带有功利的动机。

从“阅读功利化”来审视“下班沉默症”,就不难发现其中有“异曲同工之妙”。换言之,下班后的情感交流变得稀缺甚至有意回避,不意味着情感表达的退化,而是情感交流日趋“工具化”而导致的某种必然结果——职场上,无论是与上级和同事交流,还是应对客户,都关乎职场升迁和职业利益,“笑容满面”的情感交流其实更多是以程序化路径出现,作为一种工作载体,没有多少真情含量。而与亲友的交流则不能形成互动的利益链条,“下班沉默症”的存在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情感工具化”其实不仅有“下班沉默症”一种表现形式。之前曾经看过一则报道,据悉春节期间,中国各类短信发送量累计达到230亿条,以2009年末中国7.47亿手机用户数计算,平均每人发送短信30.8条。我相信这种数据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水分,每逢年节,拜年祝福短信就开始满天飞来。只不过,短信虽然多,但却同质化严重,不是群发就是转发,发短信拜年其实更像是一种形式和“例行公事”。

事实上,现代人已经太过依赖现代化的工具来表达情感,也渐渐习惯了将情感物化和职业化,只要能带来利益,只要能节省时间,只要能更有效率,只要能更方便快捷……情感表达“工具化”已经侵吞了我们的传统人情信仰。可人是有情感的高级生命,人情是维系社会交往和人际交流的精神纽带——正如汽车不可能取代走路,电脑不可能替代写字,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能主动或被动地让工具主宰了我们的情感世界。否则,我们失去的不仅是情感,还有灵魂。 陈一舟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