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学校变官场
破坏教育最本质东西
贫困县建办公楼被核定严重超标
只偷公家的“盗亦有道”是诡辩
“干部病房”应该取消而非改名
依法处置是艳照门
最好的应对
从城市管理
到治理的进步
为周克华“找理由”
是在说胡话
“天价酒”何以成不散的宴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依法处置是艳照门
最好的应对

依法处置是艳照门

最好的应对

网传疑似安徽庐江县负责人的“艳照门”事件有了新进展。图片中两名当事人——合肥学院团委副书记汪某及其妻子被“双开”。汪某承认自己是当事人,还交代照片上另外两名男子并非庐江县领导。

这一转折令批评与质疑再度升温。关于此事,庐江官方首次回应称“照片完全是PS的”,此后又以“声明”形式回应称“图片应为长沙网《昆明三对夫妻群P聚会》照,与我县负责同志没有任何关系”,引来长沙、昆明相关方面的连番抗议。直至汪某事发,长沙网与昆明皆由此脱身。

在此之前,我曾对庐江官员“躺着也中枪”颇感同情。因为从艳照本身看,并没有足够的证明力来证实照片中人是当地官员。但庐江官方的几次声明,却将它极力维护的官员推向了网络质疑的汪洋。即便事实真相确系传闻中的有人恶意攻击,庐江在舆情危机面前的手足无措、荒腔走板也已成为自媒体时代的反面案例。

诸多类似事件已反复证明,很多舆情危机都来自于官方的应对失措、处置不当。当初艳照一出,看似牵强的“像某书记”,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网民对一些基层腐败官员淫乱生活的想象。这一负面的情绪化反应需要事实来疏导与化解。对当地政府而言,依法应对本可在两方面同时展开。一是这些显属个人隐私的照片被公开,可能涉及侵权,需要进一步核实;二是这些照片的内容显示可能存在聚众淫乱行为,而根据现行法律这涉嫌刑事犯罪,需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如果“艳照门”确与当地官员无涉,公安部门可在对当事人信息进行技术性处理后,公布调查结果,并通告各网站谨慎处理“艳照门”相关网帖,以免侵犯当事人隐私权。

我们并未看到围绕这两项实质内容的官方回应,只见当地在努力“辟谣”。殊不知,没有证据依托的否定,不但不能成功辟谣,还会引发更多质疑。包括汪某否认另外两男子并非庐江县领导,也被网友认为“蹊跷”:既然互不相识,为何能确认并非某领导?于是,“丢卒保帅”说又甚嚣尘上。我反对这样的无端猜疑,更期待官方能用依法调查来证明官员清白,并为隐私被侵犯者讨回公道。 王 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