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预期的哲学意义及党建应用唐怀东
男孩发布女生裸照敲诈100Q币
文化创意产业
亟须创新管理和服务
如何在中心和大局下谋划组织工作
党员领航 推动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化创意产业
亟须创新管理和服务

文化创意产业

亟须创新管理和服务

罗黎平

近日,《经济参考报》等相继刊登文章,指出当前地方文化产业园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弊端。

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空心化、同质化严重。“文化+地产”模式被迅速不断地复制,各级地方政府“一窝蜂”上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项目。据相关统计,2011年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园、集聚区数量已逾万家,甚至一些区县、乡镇都在极力争取开工建设。但是,一方面真正做文化创意产业的园区非常少,产业项目、载体建设严重同质化;另一方面,多数园区既没有产业集聚,也没有形成产业规模,“空心化”严重。

二、产业社会资本“堆积”和企业普遍资金“饥渴”并存。在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实施严格调控的大背景下,大量资金转而投向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但是由于流动性资金本身的投机性和政府对其相关引导的缺乏,使得极少数能够上市的、处于成熟期的文化创意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资金追捧,而真正需要资金完成创意作品化或产品化“最后一公里”的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和项目,由于后续资金链条的断裂而“胎死腹中”。

三、公共服务平台效率低、质量差、运行不可持续性问题显现。由于缺乏创意产业发展和建设的长远规划,目前各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突出。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公共服务和管理的创新,尽快畅通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的供需通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按照产业链各环节的重点服务需求,构建产业服务体系。文化创意产业链的三个环节对服务的需求重点不同:在创意作品化阶段主要是对研发服务的需求,作品产品化阶段主要是对产品孵化服务的需求,产品品牌化阶段主要是对营销传播服务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三个环节的服务需求重点,构建三大服务子系统,构建相关的公共服务平台,如人才培训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咨询服务平台等,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各个环节、全方位的产业发展服务。

二、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逐步完善产业公共服务的组织管理体系。目前国内对文化创意产业管辖和指导的业务部门很多,包括宣传部门、文化部门、科技部门等。在现行体制机制下,一方面,要进一步弱化政府对公共服务管理领域具体业务的管理职能,避免部门分割和各自为政现象;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第三方机构、社会中介组织的主体作用,在这方面,深圳市南山科技事务所在产业科技服务方面提供了很好的运作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

三、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营和管理机制创新。一要创新服务资源供给机制,根据服务产品的属性,实施主体分类供给。政府在保障大型、共性服务资源的重点投入以外,对相关服务可以实施服务外包,实现服务资源的供给多元化。二要建立产业发展动态监测机制,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阶段和进程的动态监测和识别,按照相应阶段的产业发展对公共服务需求的重点,给出适时的公共服务需求和供给引导。三要创新协同服务机制,加强和其他地区、相关国家及国际组织的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协作渠道,构筑跨区域、跨部门的产业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四要建立考核和监督机制,确立服务规范和绩效考评体系,对园区以及其他的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认定、扶持和授牌,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定期就运行状况和平台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实行淘汰机制。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