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预期的哲学意义及党建应用唐怀东
男孩发布女生裸照敲诈100Q币
文化创意产业
亟须创新管理和服务
如何在中心和大局下谋划组织工作
党员领航 推动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如何在中心和大局下谋划组织工作

张红伟

编者按 此文是中组部县委组织部长培训班的互动交流文章。作者把基层组织工作与中心、大局有机结合进行探讨,观点新颖独到,很有现实意义。在此刊登,以供探讨借鉴。

李源潮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提出:“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推动组织工作科学化的根本方向。”这是不断深化对党的组织建设规律认识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我们在基层工作实践中得到的宝贵经验。可以说,组织工作历来是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服务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组织工作的生命所依、职责所系、价值所在。组织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组织部门和组织部长必须深植于脑的理念和深耕于行的实践。对此,李源潮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提出了“四个更加”的要求。那么,对于县域基层来讲,在中心和大局下谋划组织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又是什么呢?

抓好基层、夯实基础,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是组织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根”。今年中组部提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近年来发生在全国一些地方农村的群体性事件,充分暴露了基层基础工作的薄弱,对地方的发展、稳定和形象造成了极大影响。教训深刻,应予汲取。近几年来,我们按照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部署,从新密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了一批事关基层基础的大事、难事和要事,对稳定村级干部队伍抓待遇保障,对做大非公经济抓专职党务工作者选派,对统筹城乡发展抓“三联两创”党建工程,对加强基层民主抓“4+2+1”工作机制,对“软瘫散乱”村级组织抓集中整顿、晋位升级,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抓党组织引领,形成集中力量抓基层、整合资源打基础的生动局面,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和中心大局工作实现双跃升。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选好干部、配强班子,把广大干部的智慧和精力凝聚到中心大局工作上来,凝聚到干事创业、推动发展上来,是组织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本”。工作中我们旗帜鲜明地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引导广大干部干事创业、争先创优;多种方式竞争性选拔干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在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一线锻炼干部、考核干部、发现干部、使用干部,以选人用人的风清气正带动社会的清风正气,以干部作风的大转变推动各项事业的大发展。

党委的中心和大局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侧重和表现,组织工作的切入点、关注点、侧重点也就会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样,组织部门、组织部长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谋划组织工作,都应该做到“六得”,即站得高、跟得紧、谋得远、虑得真、融得深、抓得准。在做组织工作时,还应注意防止十种倾向,处理好六个关系。

防止十种倾向:

一是防止“就组织抓组织”倾向;二是防止“重经济、轻党建”倾向;三是防止“重干部工作、轻组织建设”倾向;四是防止“重载体形式、轻问题解决”倾向;五是防止“只让基层抓基层”倾向;六是防止“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倾向;七是防止“追新求异、哗众取宠”倾向;八是防止“唯上是从、脱离实际”倾向;九是防止“定位不准、推诿塞责”倾向;十是防止“简单化、大呼隆”倾向。

处理好六个关系:

一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实际中,我们讲继承往往容易“吃老本”照抄照搬,讲创新往往容易“赶时髦”标新立异。这就把继承和创新割裂开来,没有实现有机的统一。对在组织工作实践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好传统、好做法、好制度、好作风,我们要坚持好、落实好、发扬好,不能束之高阁,放在一边不用。对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的思路和办法,经过实践检验管用有效,这就是创新,而不是搞“花架子”、“贴标签”,为创新而创新。

二是地位与作为的关系。当前社会上普遍有一种看法,认为组织部门“管人”很“牛”。但实际上,组织部门在一个地方到底有没有地位,关键还要看其有没有作为,组织部长说话有没有分量,关键要看其有没有能量。有作为才有地位,有了地位应该有更大的作为。对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我们提出要坚持“三高四靠”,即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工作,靠人品取得信任、靠工作展示能力、靠成绩赢得尊重、靠素质取得进步,打造模范部门和过硬队伍,让市委最放心、让群众最满意。

三是上情与下情的关系。组织工作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如果不与基层实际紧密结合,上边叫干啥就干啥,大呼隆、简单化,就容易出现上下一般粗、工作被棚架,使组织工作与中心工作成为“两张皮”。所谓情况不明决心大,这种现象最可怕。做好新时期的组织工作,必须研究上情、吃透下情、掌握实情,一切从实际出发,找准上情与下情的结合点,想思路、定措施,既要使上级的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基层实处,又要让基层的广大群众得到实惠。

四是分内与分外的关系。新形势下,许多中心工作都需要组织部门来牵头,在有些地方可能任务更重。作为组织部门,一方面,做好分内的工作,是本职、是基础、是底线;另一方面,承担分外的任务,是大局、是责任、是情操。从更高层面上来讲,只要是党委安排给组织部门的工作任务,不管分内、分外,都要积极主动、敢于担当,履职尽责、做优做好。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管人才的人才,更要发扬吃苦、奉献,甚至牺牲的精神,主动为党委分忧解难。

五是重点与一般的关系。组织工作从内容上看,头绪多、任务重;从性质上讲,政策强、要求严。工作中,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学会“弹钢琴”,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顾此失彼“一头沉”。对重点工作要咬定目标,抓紧抓牢;对一般工作要统筹兼顾,抓实抓好。这样,工作才能有条理,才能出成效。

六是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在干部群众看来,组织部长就是党的化身,代表组织。作为组织部长,一定要头脑清醒,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倍加谨慎,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不能把个人的好恶假借于组织、强加于他人。作为组织部长,还必须处理好与县(市)委书记和县(市)长的关系,要经常与书记沟通,多听书记的想法,讲明自己的思路,达成工作的共识,求得书记的支持。在干部问题上,一定要当好党委的参谋,当好书记的助手,对党委负责、对书记负责、对干部负责,对有问题的干部和不公道的提议要敢于说“不”、善于说“不”,把好选人用人关口。同时,要注意与县(市)长和其他班子成员的沟通,综合各方面意见,争取达成共识,避免在选人用人上造成矛盾。 (作者为中共新密市委副书记 )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