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
7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7
路志正 著

熬出来、累出来、气出来的“乏力症”

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感受,常常感觉很累。而且这种累,无论怎么休息都恢复不过来,总觉得没有精力,全身不舒服。平时去医院检查也查不出什么病,只是这儿疼那儿疼的,但也是一阵儿一阵儿的。整个人提不起精神,胃口也不好。

他们大多在30岁到40岁之间,但是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20多岁年轻人也患上了这种病。上次有个25岁的小伙子,脸色很差,无精打采的,十分低落地问我:“大夫,我是不是提前衰老了?我怎么感觉是20岁的年龄,80岁的身体呢?”

他这种全身不舒服的感觉已经持续了半年。他是某银行的业务经理,半年前因为工作压力一直闷闷不乐,后来感觉四肢经常酸疼,爱发热出汗,还爱拉稀,吃不下东西。晚上睡不好觉,白天烦躁,第二天上班特别疲惫,总感觉睡不醒。

很多朋友看到这里,可能会暗自叫道,“我也是这样的”、“不知道为什么就头疼了”、“总感觉软绵绵的”……大家其实不用恐慌,这并不是提前衰老,也不是什么大病,这只是你的身体在告诉你,它很疲劳了。

我们的身体就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可是我们却一直在慢性伤害它,上班族日夜不分地熬夜,孩子每天过度用脑,中年人不停地应酬。这一切的“过度”消耗,身体都在替我们承担,但有时它实在承担不住了,就会给你发出一个个信号,像疲劳、失眠、没精神等,都是身体给你的信号。你如果不注意身体发出的这些信号,身体的小毛病就会慢慢发展成大病。

像这位小伙子,年纪轻轻的就是部门经理了,工作压力可想而知,经常加班熬夜,生活上饮食没有规律,加上郁闷烦恼统统积压在心里,中医有个词叫肝气郁结。是什么意思呢?这其实是说一个人的情志障碍,就是情绪上发生了问题。中医倡导把“身心”结合来治疗,为什么不良的情绪会有这么大的危害?因为肝主条达、性喜开朗疏泄,是人体的正常生理本性,如果你不能以宽广的胸怀与人和谐共事,老是因为一些小事跟自己过不去,你的身体能受得了吗?

疲劳综合征的基本病机可以概括为虚与郁。我们来看这位小伙子,舌体较胖,舌质紫黯,舌边有齿痕,看得出他脾胃很虚弱,因为长期的压力和精神紧张抑郁,影响脾胃,很容易耗伤元气。气虚的人特别容易累,气虚,则清阳之气不能充实周身、濡养头目,所以头晕。同时还会乏力、语声细微,食欲下降。再加上不良情绪伤肝,容易腹泻。因为工作压力大,郁闷之气全郁结在肝,肝气不顺畅,这就是郁,所以他经常烦躁多梦,精神抑郁,记忆力下降。肝气横逆而脾胃失和,水湿不化。中医认为脾主管肌肉四肢,脾气虚了,其主管的四肢肌肉张力下降,就会感觉虚弱无力了。

我建议小伙子使用了一个茶饮方:西洋参6克、玫瑰花5克、厚朴花5克、扁豆花5克、炒杏仁9克、炒防风4克、生姜1片。14剂,水煎服。西洋参是益气养阴常用的食材药物,可在汤料中使用。玫瑰花香气走散,舒肝调气。

三个食疗方,化解脾气虚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人们抱怨某些人懒,“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整个人软塌塌的,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能少走一步就少走一步,能少动一下就少动一下。

他们很多其实也不是懒,很多人都是犯上了脾气虚的偏差。脾气主升,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脾气一虚,就像是没了气的气球,整个瘪在地上了。所以我们有时候也说他们“没脾气”,因为脾气一虚,就算是准备干点事,往往也很难坚持下来,缺乏一股干劲儿。

我们常用“中气十足”来形容一个人说话洪亮,这个“中气”包括脾气,脾胃居身体中央,所以脾气又称中气。中气不足的人,说话往往低声细语的,性格也比较内向。

脾气虚的人应该怎么调理呢?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饮食有节,饭吃八分饱。《说文解字》许慎说:“脾主信藏志,信生于土。”“脾主信”说的是脾的功能是有节律的,到时间该吃饭就吃饭,然后让它去消化吸收,不能不停地吃,老让它工作,也不能有一顿没一顿的,这样就是“失信”了。

为什么饭吃八分饱呢?可以说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要给肚子留一点空间,这样才能让它动起来。玩过益智游戏“华容道”的人都知道,必须留两个空格,才能让棋子走动。吃得太多,把胃堵实了,它就不容易动了。第二个原因就是当你感觉吃饱了的时候,其实已经吃多了。所以适当地留下一点空间对机体有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