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虚实之间
无病到天年
候鸟的天空
《清粥草头咂咂鱼》
梧 桐 情
等待开花
诗三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虚实之间

和奥巴马一样,克林顿出身贫寒,成长在非常朴素的环境中。在他出生的阿肯色州,从来没有人成为美国总统。他的人生充满传奇,由一系列“不可能的机会”造就而成。采访结束时,我再次将话题转向私人领域,希望由此培养一个良好的关系。

“您今年只有57岁,打算如何有意义地度过余生呢?”

在这里我和他做了个文字游戏。通常人们说57岁,会说“57 years old”,而我用的是“57 years young”。这小小的恭维似乎令他颇为高兴,谈兴大增。

他给自己布置的第一项任务是完成回忆录My Life,然后是完成总统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建设。接下来他便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资源,致力于解决世界普遍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多年如一日地盘桓在他脑中:为贫困人口和地区带去经济发展的机会,给没有机会念书的孩子创造受教育的条件;抗击艾滋病,与医药公司达成协议,尽可能降低发展中国家艾滋病药品的价格;解决那些困扰世界并导致恐怖主义的宗教和种族冲突……

最近一次见到克林顿是在2010年的一场私人聚会上。我告诉他我看到一张照片,是他在中国某商厦门前的广场上做讲演,背后安插了各种广告。已过耳顺之年的克林顿显然很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但也只有表示无奈,所谓“商务之旅”却被临时安插协议之外的内容,在中国是常有的事。有时候甚至要站在那儿像道具一样分别和100多人合影,作为公众人物,也着实不好发飙。

克林顿是一个智商极高的人,熟悉他的人说他可以一心多用,同时处理几件颇为复杂的事情。他在十年前的观点和预测,到了十年后的今天,很多都被现实印证,颇有远见和深意。但是,也有一些不喜欢他的人,给予他的评价就不那么正面了。

Bob Schieffer的大作《那些电视上我没法说的话》,其中有一篇文章,告诉你一个前所未知的克林顿。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Bob Schieffer是我非常欣赏的新闻界前辈,他是一名连续几十年报道白宫的资深记者,见证了几任美国总统的更迭。他在一本书中写过一篇关于克林顿的文章The Charmer(有魅力的人),这样形容他眼中的克林顿:

“他是我见过的最具魅力和说服力的人,幸运且有野心,他的野心甚至大到了无耻的地步。”

所谓幸运,指的是克林顿在位期间,美国经济状况很好。克林顿拥有高超的智商与高明的政治手段,但他没有尽其所能将美国带到更好的境地,而是栽在了一个女人身上。在Bob Schieffer笔下,克林顿是一个喜欢利用别人、玩弄女性、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小人,他更大的罪过在于诋毁了美国总统这个神圣的位置,令老百姓将“总统”和“性丑闻”联系在一起津津乐道。

同时听到有关一个人的两种声音,有助于我们建立批判性思维,全面客观地看待一个人,打破神化的光环。任何高端人物,也都是人而不是神。既然是人,就有两面甚至是多面。

一笑泯恩仇

我们的祖先看到山,画一座山,看到月亮,画一个月亮,这就是汉字的起源。而西方人在久远以前,设法用符号记录说话的声音,由此诞生了语音文字。我们看到一个字,也许不知道怎么读,但大致能猜到意思。他们看到一个词,不明其意,但可以准确发音。所以,东方人是通过阅读发展起来的,西方人是通过沟通发展起来的。

跟西方社会打交道,得到他们的信任和认同,靠的是各种游说和演讲。奥巴马,五年前的一个“大居委会主任”(Community Organizer,原意为社区活动家),五年后当上总统,一路上全凭一张嘴说。说服自己党内成员推举他,说服尽可能多的选民支持他,说服别人希拉里不如他,直到今天,还在不断说服美国老百姓相信他。

我第一次接触西方式的公众演讲是在伦敦国际演讲比赛,其后常有机会现场聆听世界级的精英政要发表演说,自己也是一个“口力工作者”,积累了一些心得。总体上说,演讲的目的是表明观点,说服听众接受你的观点,大原则只有一条:采用他们习惯的语言风格和思维逻辑去讲,讲得好,一点即通。

西方人习惯的语言风格之一是幽默。高级的幽默需要睿智,也需要自信和气量。在华盛顿,政治圈的朋友之间开玩笑会说:“你严重伤害了我的感情。”据说这话的出处来自中国。在外交场合,我们给人的印象是,中国人的感情特别容易受伤害。

几年前,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在“中国外交论坛”与网民交流,一位网友问他:“如果别人说你长相不敢恭维,你怎么想?”他从容回答:“我的母亲不会同意这种看法,她是一位山东农村的普通女性,曾给八路军做过鞋。她对我的长相感到自豪。”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