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西安城北一建材家居批发市场陶瓷精品区内突然发生的一幕,让很多商户瞠目结舌:一家商户的四名员工,从百米开外的两个不同方向,跪行至陶瓷店门口。该商户负责人表示,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员工得到内心升华”。(8月21日《华商报》)
因为没有完成业绩任务,就让员工“跪行百米”,还美其名曰“升华内心”,这种管理行为让人感到一股资本的冷酷气息。当前,在利润第一的资本意志下,形形色色近乎荒诞的管理安排频频登台亮相,再比如某公司的“如厕培训”:300多名员工要接受这项培训,公司的管理人员不仅在厕所里示范大小便的动作标准,员工学完之后还要签名确认自愿参加这个培训项目。
员工上个厕所还需要培训,完不成任务要“跪行”,员工感到受到了侮辱,但企业管理者却声称“跪行都是员工自愿的”。当真是荒谬到了极点——这是一种怎样的管理心态?我看,要求员工“摆正心态”之前,管理者有必要先看看自己的心态“正不正”。
明明是管理心态出现了偏差,却上升到了企业文化的高度。该企业主管表示:“通过跪行方式可以让员工在心灵上得到一种升华,从而在内心上获得更大的能量……”当记者问,为何在这些员工跪行过程中,公司一些员工在哭泣?又说,“那是他们感动得在哭。”明明是管理粗暴,却打着文化的外衣,究其根本,无非是试图把员工“塑造”成随意摆布、指哪打哪、放弃个体价值思维的劳动力工具。
显而易见,这是一种伪企业文化,或者说是一种资本文化暴力。管理的决策和制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管理者自身的利益所在——如何降低管理成本,如何方便管理,如何取得最大效益等等。纵观那些“如厕时间不超过8分钟”、“工作时间内只能上几次厕所”之类稀奇古怪的企业制度规定,虽有形式的不同,但“本质”都是一致的。当前,如此资本文化暴力越来越大行其道,泛滥成灾。与管理蛮横等资本硬暴力等相比,更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
试图通过企业文化来凝聚人心,提升管理水平,这本是一件好事情。但企业文化在很多经济体内部却异化成了资本维护利益最大化的道具,实在令人忧心。说句实在话,要想消除资本文化暴力对于劳动者权利的“凌辱”,指望资本“大发善心”是不行的,还是需要政府职能部门有所作为,为普通劳动者撑起一把权利保护伞,别再让一些无良的资本肆无忌惮地折腾企业文化。 王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