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村口
《陈独秀江津晚歌——一个人和一家人》
《红楼梦》回目“倒置”献疑
万古雄风 王国强 摄影
钧 瓷
那一次“阶级教育”
连载
连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陈独秀江津晚歌——一个人和一家人》

郑 甜

《陈独秀江津晚歌——一个人和一家人》讲述陈独秀客居江津那段最后的困顿人生岁月及鲜为人知的邓氏一家人在艰难岁月中帮助这个不平凡的落魄之人的感人故事。陈独秀暮年孤独无助,没有追随者,成为一个病痛和穷困缠身的老人。邓燮康一家拥有大量实业,有古道热肠、急公好义之情怀,以悲悯之心帮助困窘中的人。伟人的谢幕,别有一番人情滋味。

陈独秀1938年避居四川江津。作为政治上的落魄之人,身处抗日的后方,过着仰人鼻息的日子,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陈独秀面临的不仅是立场、世界观,改造中国、民主与科学这些他所寻求的路如何走的问题,还面临自身生存的尴尬与艰难,尊严和困苦同样给予伟人人生的命题。索解这道命题因历史的丰富而深含意味。

这部作品的资料丰富,史料价值强,披露出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冷与热是这部作品的特质,它更多从细微之处讲述伟人暮年的冷寂,更多从人情冷暖上触及读者内心柔软的部分。让人感受到人性的温度。作品以双线索结构,还完整地讲述了名冠川渝的实业家邓燮康及其一家人的故事。历史的丰富在这一家人的经历中得以延伸。作者钟法权以实地考察、采访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式,以娓娓道来的口吻,平实地讲述了那个战火纷飞年代中偏居一隅的伟人在历史光鲜的舞台背后默默忍受的艰辛,而那富有而朴实的邓氏一家则给这幕后老人灰暗的晚年生活增添了温暖的一笔。

中央党史办专家认为,作品还原了陈独秀在江津的真实处境。政治观点正确,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