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版:新动脉 上一版3  4下一版
铁道经济
郑州铁路局
六次提速
郑州枢纽地位更凸显
汽笛拉响 千年古都始兴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六次提速
郑州枢纽地位更凸显

六次提速

郑州枢纽地位更凸显

郑州虽有铁路,可在漫长的几十年中,火车速度并不快。新中国成立后,铁路运力和规模有了大幅提高,但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整体速度仍比较落后。上世纪90年代末的六次大提速,使包括郑州铁路在内的整体运能步入新天地。

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河南籍作家王实味在上世纪20年代写到一次从郑州到驻马店的乘车经历:从晚上8:15乘车,车厢中被站着的乘客和堆积的行李充塞得毫无空隙,至第二天早晨6时,方才到目的地,耗时近10个小时。

经过新中国成立的基础设施改扩建及改革开放20载的厚积薄发,中国铁路迎来了最值得铭记的时刻。

1

1997年4月1日,是中国铁路可载入史册的日子。从这天起,铁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实施大面积提速。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全面提速,以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武汉等大城市为中心,开行了最高时速达140公里、平均旅行时速90公里的40对快速列车和64列夕发朝至列车。第一次列车提速不仅是中国铁路走入市场经济的重要一步,而且成为铁路发展史上的一次突破。

2

1998年10月1日,郑州铁路迎来了第二次大提速。这次大提速以京沪、京广、京哈三大干线为重点。郑州作为京广线上的重要枢纽,提速任务繁重。此次提速,最高运行时速达140~160公里,非重点提速区段快速列车运行时速达120公里,广深线采用摆式列车最高时速达200公里,其他线路具备提速的区段列车运行速度也有一定幅度提高。

3

2000年10月21日,全国铁路实行第三次大提速。这次提速使郑州所在的陇海、兰新(亚欧大陆桥)、浙赣线等横向铁路实现增速,中国铁路形成了“四纵两横”提速网络,覆盖全国主要地区。

4

2001年10月21日,全国铁路实施第四次大面积提速。提速的范围主要是京九线、武昌至成都、京广线南段、浙赣线、沪杭线和哈大线。全路旅客列车平均旅行速度达到61.92公里/小时,比2000年平均提高2公里/小时。这次提速网络基本覆盖了全国主要地区。

5

2004年4月18日,郑州迎来了第五次大面积提速。全路旅客列车平均旅行速度65.7公里/小时,直达特快列车旅行速度129.2公里/小时,特快列车旅行速度92.8公里/小时。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区域、西部大开发和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等国民经济的一系列战略增长点通过大提速后的铁路干线网实现纵横连接,快速发展。

6

2007年4月18日起,铁道部又实施了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此次提速范围包括京哈、京广、浙赣、沪杭、京沪、陇海、胶济等干线,覆盖全国17个省、直辖市。提速后,我国铁路既有线提速干线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200公里以上,京哈、京沪、京广、胶济等提速干线部分区段可达到时速250公里。这标志着我国铁路既有线提速已经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郑州因为处于京广、陇海两条线的交会处,在6次大提速中,郑州铁路人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郑州铁路局按照铁道部要求,以服务中原崛起为己任,对铁路技术装备和既有线路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升级,对运输生产力布局和运输组织进行全面优化,最大限度地挖掘和释放了既有运输资源的潜力,为同一时期郑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同一时期,郑州的公路、民航也处于大发展阶段。

铁路、公路、民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郑州的中部枢纽地位更加凸显。

本报记者 王文霞 黄永东 文

唐强 宋晔 李焱 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