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版:文化郑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原佳气郁葱葱
文化郑州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化郑州

郑州精品消费地理

身为夏商古都的郑州,如宽渊之海,岸留遗珠,市区内外布满古迹。他们静如古刹,随一年四季沉默如谜。

九月的郑州秋意渐浓,这座年迈而又年轻的城市,在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高铁经济等新一轮宏大的城市发展方略带动之下厚积薄发。耳目一新的城市已不见旧日的余尘弥漫,商业的高速发展为郑州带来了新的色彩。

几年前,郑州给人的感觉与西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沉稳、凝练、岁月斑驳,带有洗尽铅华的漂浮感,虽不如上海杭州一般处处精致,但固守其中的沧桑感自底而上有股子新力量。近几年,街道宽绰,名店林立,流光溢彩之中也带来了些许浮躁,“接地气”的草根儿气息少了,粗粝厚重的北方气息少了,只有在清晨公园热闹的健身队伍中,在远处看看年过古稀的老头儿老太太们衣着洁净,笑逐颜开的晨练,才倍感亲切,仿佛倒退十年回到了老郑州。

这一幕公园剪影是历史文化的绽放,在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依然保留着悠然姿态。

比老人更加年迈的是伫立在郑州角落的古老建筑,它们默然不语,只是周围的一切都变了样;现代社会的便利与不安同时降临世间,匆忙工作的人们有时已忘记了它们的存在;巍然而立的古老建筑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时代,经历了一场又一场风雨;他们遭受过兵燹和战火的洗礼,也被一次又一次的修复,能够屹立不倒已算幸事;换取而来的是千百年磨砺后的气势巍然,但却不得不在城市的边缘做了举城发展的配角。匆忙赶路的人们大多把它们视为地标建筑,可这千古名刹背后的故事却已不再讲起。

这大概算是城市的遗憾。

农业路

花园路

金水路

商城路

人民路

紫荆山路

东大街

钱塘路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