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汉风唐韵
“六分半书”
《侯海洋基层风云》
农家小院升国旗
陆家衡书法
老 庙
陪老母亲回到从前
连载
连载
惊月(国画) 白国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陪老母亲回到从前

孙道荣

老母亲经常一个人坐在阳台上,发呆,有时候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目光呆滞。这是他们新搬的家,房子很大,住着很舒适,可是,楼下走过的人,全都是陌生的身影。母亲的同龄人,一个接一个离去了,她在这个世界上认识的人,越来越少了。

他带老母亲去医院做过检查,医生诊断,老太太患了中度老年痴呆症。开了很多的药,但医生说了,药物已经很难根治老太太的病。老太太经常将孙子误认成小时候的他,喊着他的乳名。每次听到母亲喊他的乳名,都让他内心泛酸。

每天一下班,他拒绝了所有的应酬,匆匆赶回家,陪伴老母亲。做她喜欢吃的饭菜,和她唠嗑,陪她听收音机里的老戏,他希望借此唤回老母亲的记忆。可是,老母亲的表情,总是很木的样子,好像这一切都与她毫不相关。

有一天,单位需要他的证件照,很多年没拍过大头照了,他翻出老影集,从中寻找。老母亲木木地坐在他的旁边,看着他哗啦啦翻着影集。忽然,老母亲指着一张照片,兴奋地对他说,这个地方我去过。他顿住了。那是他们家的老房子,他们一家在那儿住了30多年,拆迁之前,他拍了这张照片。他抽出照片,递给老母亲。老母亲双手捧着照片,盯着看,脸上慢慢露出久违的笑容。他轻声对母亲说,这是我们以前的家呢。老母亲颤巍巍地说,我记得,记得呢。

这让他喜出望外,看来,老母亲还没有完全糊涂。他又找出一张全家人在老房子前的合影,那时候老父亲还健在,那是他们家最后一张全家福。老母亲拿在手中,一会儿正着看,一会儿倒着看,一会儿又将照片反过来看看背面,似乎照片里藏着什么似的。尽管老太太什么也没说,但她隐约从老太太的眼神里,看到了过去生活的影子。

他意识到,这也许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老太太尘封的记忆之门。于是,每天晚上,回到家中,他都会搬出一本本老影集,和老母亲一起一页页翻看。这些老影集,很多是老母亲精心保留下来的,从最早的黑白照片,到后来的彩色照片;从他穿着开裆裤骑着照相馆的马车,到他捧着毕业证的大学毕业照;从父母亲和他三个人拍的小全家福,到父母亲和他自己一家三口拍的大全家福……他欣喜地发现,老照片正一点一点地唤醒老母亲,过去的生活,仿佛又回来了。

他的脑中,忽然蹦出了一个念头,带着老母亲,去她住过、生活过、工作过,或者是常去的地方走走。

星期六,他将老母亲搀下楼,扶上三轮车,骑出了家门。自从老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后,担心她迷路,他就再也没有让她出过家门。老太太坐在三轮车上,很兴奋的样子。他拉着老母亲,骑了两个多小时,来到了以前的老房子。老房子和邻居家的房子,都早就拆光了,盖起了很多高楼,但是,老房子前的那条河和桥还在,在桥头,老母亲忽然拍拍他的后背,要下车。老母亲走下车,站在桥头,抚摩着桥墩上的狮子雕刻,眼里噙着泪光。这个景象,一下子也把他拉回到了久远的过去,那时候老母亲就常常站在桥头,等待在遥远的乡下劳动改造的父亲;他上学后,有时候放学回家晚的话,老母亲也是站在这个桥头,等他回家。

那天,老母亲第一次说了很多话,虽然很多话显得语无伦次。

此后的每个双休日,只要天气晴朗,他就会骑着三轮车,驮上老母亲,出去逛逛。他驮着老母亲,去过她工作了20多年的工厂,那家工厂如今已经被改造成了一个农贸市场。他驮着老母亲,去过他就读过的小学,这所小学除了教学楼重新建设过之外,基本没什么变化,因为离家远,小学前几年,都是母亲接送他的,他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矮小的母亲,站在门口踮着脚向校园里张望的情景。他驮着老母亲,去了这个城市最古老的那家早餐店,叫了两碗馄饨,几十年了,这家早餐店的馄饨,还是那么好吃,以前家里穷,只有遇到大事的时候,父母才会带他上这儿,奢侈地叫两碗馄饨,他吃一碗,父母合吃一碗。他很快就将一碗馄饨吃完了,却惊讶地发现,老母亲只吃了半碗,还剩下半碗。他意识到,那习惯性剩下来的半碗,是老母亲留给另一个世界的父亲的,他的心里,泛起一股酸酸的温暖的滋味。

人生不可能再来一次,但我们可以将爱重温一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