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蓦然间,我想到了这样一个事实,我又愿意相信有一只命运之手安排了这一切:1970年2月,我16岁,从武汉来到千里之外的宜昌县小溪塔区仓屋塝公社谭家冲大队三小队插队落户; 2007年2月,儿子16岁,我在37年前插队的小山村里偶然得知了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其“三纵”基地就在宜昌; 37年后,我将同为16岁的儿子送来宜昌。惊人的相似与巧合。父子16岁时的命运内涵虽不相同,但有一点相同,都是来此承受人生苦难的初潮。 返回陈文杰家时,晏紫已是个泪人。 “3 3 3 行 动” 2月26日上午,叶军开车送我到三纵缴费办理入营手续。晏紫还是不来。汽车一进操场,我就在“迷彩群”里寻找儿子。我很快看见了,他还没换迷彩服,和几个新来的学员坐在宿舍前的花坛边看别人训练,十分落寞的样子。所有的学员都盯住我们这辆黑色的奥迪A6。我不敢下车。我发现儿子一直紧盯着车。我担心发生我不愿看到的情形。 儿子后来用文字记录了这个场景。他认识这辆车,他坚信车里一定坐着爸爸或妈妈。他意识到爸爸妈妈一定是看到了他才不从车里出来。他说那一刻他多么想跑过来,然后对爸爸妈妈说,你们带我回家吧…… 我交了18640元,填写了入营表。“问题”栏中,我列举了儿子所有我认为是“问题”的问题。他们将昨夜没收的儿子的耳机、手机、MP3和5981元钱全部交还给我。将近6000块钱,儿子是要拿回来自己用的。他们告诉我,当晚就给儿子看了我写给他的入营信,总体表现还平静。 平静掩饰内心的波澜。我了解我的儿子。十三四岁后,他越来越喜怒不形于色。 入营信让他明白了突如其来的一切。那一夜,他后来也有文字表述。 三纵年前年后已送来80多个学员。还不断有人来交钱或咨询。那天我们还听说,新来的学员中有个不会洗脸洗澡的12岁女孩,因为她不会拧毛巾,多年一直是保姆给她拧。有个16岁男孩,谈了17个女朋友。一位当哥的来三纵,要把自己的亲妹妹送来,但三纵拒绝接收已经成年的人。 临走,陈锋告诉我,徐向洋总部决定,淮安总部支队、三纵、华北营纵队三支队伍,将于3月3日开始长途行军,分别从江苏淮安、河北石家庄、湖北宜昌同时出发,行程约一千公里左右,目的地郑州,用时约20天,称为“333行动计划”。 3月3日是儿子的16岁生日。郑州是儿子度过4年半童年时光的地方,住着最疼爱他的姥爷和姥姥。儿子刚刚从郑州归来,马上又要走回去! 从2月27日这天开始,儿子开始写日记。这是教育训练的内容之一。每天的日记由管带批阅。我们是在儿子回家后才看到的这些日记,由此知道了儿子在三纵生活、学习、训练、变化的完整内容和细节。 杜义是儿子的管带,20多岁,中等个子,宜昌雾渡河山区一户农家的儿子,当过部队特种兵。儿子后来称他“杜哥”。 百天日记(2) 今天听了郑琦老师的一个报告会。他讲述了两个分别来自湖南和江苏的贫困孩子的故事。他们家境贫穷,父母多病,但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学业,维持了生活。 听了之后,我觉得那不是我们能够想象的生活。平时读过许多类似的故事,但说实话,感触不深。当这种事、这些人活生生出现在我们生活周围时,我们才感觉到我们的条件多么优越,生活多么幸福。这也提醒我们:珍惜现在的生活。 杜义批阅:兄弟,要懂得“惜福”!明天的字要加强,一笔一画,横平竖直,页面要整洁,不然就准备把一天的日记写500遍吧! 杜义提到了“惜福”。更多的情形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惜,现在的孩子一般很少“失去”,所以很难懂得“珍惜”。 工作室规定,三个月内不许探望,家长与孩子也不能电话联系,但可以上网留言。 3月2日,我终于从网上的迷彩服堆里看到了儿子。儿子剃去了长头发,换上了迷彩服,表情生硬,不悦。头发、服装都是儿子的至爱,剃了,换了,以他的年龄与经历,他做不到超然物外,苦闷、压抑是最真实自然的形态。 晚7点我给杜义发短信询问儿子的情况,10点多杜义回我:他刚来,第一天很不习惯,现在好多了,但心态还不能正确对待,今天被我练了体能,对他进行了训话,他还是听得进了。现在10点多了,他们还在进行校歌考核,过了关才可以睡觉。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