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板桥的题画诗文
《文化商人》
文非千古 但慰寸心
季节的音符
槐香十里响水河
lh29124
lh29122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板桥的题画诗文

陈永坤

《郑板桥集》中《题画》的文跋部分,议论精辟,妙趣横生,可作见解独到的画论观。其题诗亦多切景切事,寄托有味。如其题竹影云:

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荫照人,置一小榻其中,其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橫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这幅画的画面只有修竹数竿、竹影一丛,而赏画咏句之顷,却使人目不睱接,恍然如置身竹林茅舍之间,有享受夏日一榻清风、冬季一窗睛日之感。这些“画外音”,真具有“画外画”之妙,板桥不愧为写生写意佳手、画竹题竹高手。

题画以长题、满题为难,要繁简得宜,能收能放,既要看部位,又要善结合。部位要善于估计,结合则在于巧思。板桥襟怀洒落,学养尤高,因此能做到题图舒徐有致、繁简得当,意境既高,理法亦备。再看板桥一首简短的题丛竹的五言诗: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前两句写画意诗情,笔酣墨饱,挥毫落笔,兴会淋漓;后两句,写自己羽毛自惜,不妄不滥,高自期许,不随流俗,寄托他对封建浊世的清高超逸思想。大凡诗文书画,下笔从来都是有寓意、有寄托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