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城市表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个孩子的战争
三牛风波
生活的希望
鞋 子
让花心同事
崩溃的一句话
拾金不昧
平淡的幸福
爱在放下自己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个孩子的战争

11点56分,杜义又来信:他们还在背歌词,不背会我是不会让他们睡觉的。

还过几分钟就是明天,而明天是儿子的生日。明天,儿子将开始千里大行军。

剪发、换衣,犹如一次人为施行的蝉蜕,疼痛自知。儿子每日每时都在经历各种疼痛。他是委屈的,却无处告诉。他也许想叫想喊,却被环境禁止。日记中,他没有记录这些,记录都是疼痛,干脆不去触碰。

儿子被杜义练了体能,他也没在日记里写。刚去不久,他被杜义练体能是在雨中长跑,跑了十几分钟。杜义让他边跑边大声地喊“我是男人”。是大喊不是小喊,一遍遍提高音量,直至喊出男人的血性男儿的本色,直至跑喊得声嘶力竭,而且众目睽睽。除了开宗明义的“吃苦教育”,这里面还有身份、性别、角色的自我认知,这一切都指向“男人”。男人在享有男权的同时,必须承担更多的义务,这就使男性必须经常意识到“我是男人”。这意识是压力、责任、承担,也是男人的宿命。社会尤其不能容忍男人软弱、惰怠、怯懦、散漫、不思进取和无所作为,因为男性的优劣相当程度上代表了一个民族的优劣。

百天日记(5)

今天唱了一上午队歌。“亲手洗衣,方知母爱似海。倾心沟通,方悟父爱如山。”每回唱到这两句,我的心情都很复杂,我突然发现,我和父母的沟通实在太少了……

3月3日的生日日记,儿子终于有了“突然发现”。

3月3日,三纵党支部书记陈怀宝对参加大行军的学员发出了“333”中原会师动员令和具体行走计划。行军令一出,孩子和家长全都紧张起来,网上一片呼儿喊乖声,想你爱你亲爱的心爱的乖儿宝贝喊得人心乱,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悲壮。对于这些未成年的孩子,行军行走就是“长征”。

我在网上给三纵壮行:不仅是“走出家长希望看到的一切”,更是走出“中国特色的教育新模式”,走出未来中国的强大、稳定和安宁。

后来知道,学校规定孩子每周必须给父母写一封家信。家信,家书,看到这个词忽然心头一热,怎么又熟悉又陌生呢,它该有着多少人生的故事,它曾负载过多少人类的情感?在这个网络化的时代,谁还会写家书?电话、电脑、手机缩短了时间空间的距离,心与心的距离却拉长了。

久违了,“家书抵万金”!

“一千公里定人生”是一句口号。一千公里能够定人生吗?其后的日子里,儿子曾对此质疑。行军伊始,他只是将目标定在使“体质变得更好”上,自然不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感受。

儿子不惧累。我对儿子的“硬件”包括儿子长期打篮球的脚板充满信心,儿子弱在“软件”。“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一部享有盛名的长篇小说的名字,徐向洋在与工作室孩子们的一次谈话中对“轻”与“重”有他的诠释: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在我们有思考有作为的生命和生命的呼吸当中,我们感觉到最“重”的是什么?是感情,是兄弟姐妹的感情,朋友之间的感情,战友之间的感情,是父母养育我们的恩情,是乡里乡亲的那份亲情……当一个母亲说感谢儿子、感谢女儿的时候,我们身上承受了一种什么样的重量呢?这重量重得压迫得我们生出感恩之心,报答之心!孩子们,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是什么呢?不能承受的轻就是无所事事,无所作为。无穷无尽地接受别人对你的恩惠和情感而不思回报,那是生命中不要承受的轻,那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的生活方式。所以,孩子们啊,我们要知道轻重,我们要知道感恩,我们要知道努力去做一个有作为的人!你们在我的心中,在我们家长的心中,在我们所有管带和同志们的心中,都是我们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量!但是,我们要承受!

百天日记(8)

今天中午在操场背了一中午《弟子规》。下午练习了打背包。我到现在已经学会了两种打背包的方法……明天中午12:40部队出发。

《弟子规》是清代文人李毓秀根据孔孟的教育思想编写而成,今天的“弟子”们早已不知此为何物,却被徐向洋用于现代孩子之身,作为入校的第一课。每个孩子被管带督背,久背不会则有相应惩罚。今日中国,伦理文化这块地方宛如荒漠,许多孩子(不仅仅是孩子)情感的塬上不见一丝绿意,心灵枯涸得寸草不生。中华民族的道德危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令人有“国难”当头之感。徐向洋是近20年来中国第一个倡导并对孩子实施《弟子规》教育的人,历史会给徐向洋浓墨重彩地记上一笔。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