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无娘花
《一心一意来奉茶》
黄 山
艺术无国界
祈福的声音
清康熙郎窑
红橄榄瓶
中国文学的跨越
lh2977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清康熙郎窑
红橄榄瓶

清康熙郎窑

红橄榄瓶

清代康熙时高温红釉器物的烧造成功,结束了明代中后期以来200多年高温铜红釉生产不景气的局面。康熙红釉中,尤以郎氏主持烧造的深艳的“郎窑红”红釉瓷最为名贵。它是仿烧明宣德的宝石红时而新创的工艺,色泽好像初凝的牛血一般猩红,因此又被称为“牛血红”。器物内外开片,釉面透亮,口沿处因红釉流淌下垂,出现轮状白线,洁白整齐。

康熙郎窑红瓷器胎体坚致缜密,普遍有厚重感。色泽较明宣德宝石红更鲜艳,釉层凝厚,玻璃质强,除有开片纹外,还有不规则的牛毛纹。底足内呈透明的米黄或浅绿色,也有较少的红釉底。口部釉层较薄,多浓艳。此器造型口、足外撇,上下呼应,是郎窑红釉瓷中的典型器物。露胎骨,呈粉白、淡青或浅红色“灯草口”即“脱口”。器形以瓶、尊等大器较为常见。

郎窑红的烧造条件十分苛刻,常常是百里、千里挑一,以致当时有“若要穷,烧郎红”的民谚。

本器为橄榄形瓶,撇口,丰肩,肩以下渐收敛至胫部外撇,圆足。通体施郎窑红釉,釉面莹润光亮,色泽浓艳。此器造型口、足外撇,上下呼应,是郎窑红釉瓷中的典型器物。

河南中原收藏文化研究院供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