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外星人”亮相蜡像馆
《天幕坠落》伦敦上映
英雄崛起 IMAX抢先看
电影《望月》
取景林州
中波音乐会
奏响绿城
三代瓷窑同时“复活”
文化大舞台
主角是群众
莫言获奖唯一标准是文学质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诺贝尔奖评委马悦然在上海接受采访说——
莫言获奖唯一标准是文学质量
莫言获奖 无关政治友情和运气莫言作品 帮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马悦然
莫 言

■新华社记者 孙丽萍

“每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都会经历激烈的辩论,但今年莫言的获奖比较平静,评委的意见比较一致。”88岁的瑞典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正在上海展开为期3天的访问,其间他解密了莫言获奖的“幕后新闻”。

这位精通中国文学且熟谙汉语的老人认为,中国有很多世界水平甚至超过世界水平的作家、诗人,中国文学也早就应该走进世界文学,但唯一的问题是“世界文学就是翻译”。莫言此次获奖有助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选择莫言 评委意见比较一致

据悉,马悦然此次中国之行,是应上海世纪文景出版社之邀,介绍推广他所翻译的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诗集。

但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话题。对此,马悦然也坦然相对,无所不谈。

他更解密了被外界视为“神秘”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过程:“根据程序,2月1日以前,各国要把对作家的推荐寄给瑞典学院。随后,一个由15人组成的评选小组,从250名候选人中‘筛选’了三四十个人,介绍给院士们。”

“到了5月底,候选名单上只剩下5个人。整个夏天,评委们就阅读这5个人的作品。”

“9月中旬,我们又开会讨论谁应该得奖。投票马上开始,经历了好几轮,最后一轮投票是在10月初。今年大家意见比较一致,就是莫言。”

莫言获奖 无关政治友情和运气

马悦然表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无关政治、友情和运气,唯一的标准就是文学质量。

在他看来,莫言作品继承了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传统,也敢于批评社会现实。

“阅读莫言的小说,让人情不自禁联想《水浒传》《西游记》《聊斋》这些中国古代伟大的小说。在我看来,莫言讲故事的能力是向中国的古人学来的。当然,他也受到一些西方作家的影响。”

对于莫言的文学作品,马悦然唯一“不满”的是莫言的长篇小说写得太长,相形之下,他的短篇更加精彩。他幽默地评论说:“例如他的《生死疲劳》写得太长了,读到后面读者可能也有些疲劳……”

“《透明的红萝卜》可能是莫言最好的一篇小说。《姑娘翱翔》也非常不错。新娘飞起来,停留在树上不肯下来,村庄里的人围在树底下等新娘下来……这是莫言写得最像英美文学的一篇。”

莫言作品 帮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马悦然熟谙从老子《道德经》到林语堂、冰心、朱自清在内的众多中国文学大师、文学名作。他认为:“中国有不少世界水平、甚至超过世界水平的作家,中国有很多诗人也值得拿到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文学早就该走向世界,但是很无奈,翻译成外文的著作太少。”

马悦然认为,莫言是作品被译成外文最多的中国作家之一,所以他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世界文学是什么?瑞典学院以前的常务秘书说,世界文学就是翻译。他说得很对,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文学。”

新华社上海10月22日专电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