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不种树就罚收绿化费是权力越界
打工者难见双亲
难在沉重生存压力
多少钱才能使人生不惶恐?
警惕非税收入
逆势反弹的负面效应
刺猬包
“中国式养老”
面临的窘境
面对公共事件
不能有鸵鸟心态
在实干中迎接党的十八大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工者难见双亲
难在沉重生存压力

打工者难见双亲

难在沉重生存压力

打工者出门在外,难见父母,难到何种程度?

重阳节前夕,大谷打工网发布外出务工人员留守父母调查报告,七成多打工者要见父母一面得等半年到一年以上。让人心酸的是,绝大多数老人从没到过孩子打工的城市。(10月22日《北京晨报》)

“父母在,不远游”。这是孔子说的话,后面还一句,“游必有方”。意思是说,一个人不得已,非要远游,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并安顿好父母的供养。孔子不能穿越现实,他不可能知道,现在许多为人子者得去外地打工,养家糊口。他们放不下忙碌,回家看看更是件难事。打工者亦不能穿越古代,孔子说的话再有道理,但因种种困扰在身,已很难做到“游必有方”。

双亲健在,作为子女,伺候他们,问冷问热,行力所能及的孝道,使年迈的双亲安度晚年。这既是人之本分,亦为人伦常态。而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说说话,帮他们办点事,虽也是行孝,但细论起来,已属一种最低层面的孝道。打工在外,当然就做不到体贴父母,及时行孝。这是现实生活与孝道的冲突。

有人半年回不了家,有人一年到头也难见到父母。绝大多数打工者的父母,从来没到过儿女工作的城市。当被问及“是否想过把父母接到工作的城市共同居住”,近七成受访者表示“没想过”。一家人团聚一下,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在打工者的生活里,竟是不能实现的奢望。人生至悲,种种情形,此类可算作一种。

打工者欲见父母一面,在现代交通条件下,能算什么难事?所谓远隔千山万水,真的去跨过,不过以小时计而已。难见父母,难在假期不足、难在回家时昂贵的交通成本支出。关键时刻,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在对地位不平等的社会学解释中,打工者几乎处在社会分层的最低端,收入过低,使得他们多数时候只能想家,而难以抬腿回家。

与打工者的这种命运相对照,有一个统计数字,也能说明他们的生存之难。据人民网报道,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发布最新调查结果: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压力最大的国家。沉重的生存压力,肯定要分摊在不同的社会人群身上。在一线城市,月薪需9000元左右生活才不惶恐。以此衡量,那些半年一年都见不到父母的打工者,收入能有几许?不夸张地说,他们是这个社会压力最大的一群,大概日日都要生活在不胜惶恐之中。

打工者长时间难见父母,实际上是个老话题。这个话题还要说多久,在社会公平公正语境缺失的条件下,实在是难以预测。今 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