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国际 上一版3  4下一版
乌前总理季莫申科绝食抗议
玻利维亚主持人直播时
遭人泼汽油并纵火受伤
金正恩偕夫人观看演出
飓风“桑迪”重创美国
外交部表示日方不要
再抱霸占钓鱼岛幻想
朝鲜媒体发表评论谴责
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
波兰前总统专机空难
事故一重要证人死亡
加拿大西海岸连发强震
北约将建指挥自动化系统
泰国执政党选出新党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飓风“桑迪”重创美国
至少16人遇难
10月29日,美国纽约皇后区一处街道被水淹没。 新华社发
飓风“桑迪”来袭 纽约空城以待 10月29日,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主干道第42街空空荡荡、车辆寥寥。 目前,纽约的公交、地铁和地区铁路系统已经全部关闭,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和拉瓜迪亚机场进出港航班被大规模取消,纽约中小学全部停课。 新华社发

飓风“桑迪”当地时间29日晚在美国新泽西州南部强势登陆。美国东海岸遭遇狂风和强降雨,有报道称目前已造成至少16人遇难。新泽西州奥伊斯特克里克核电站进入警戒状态。这场风暴可能造成大约200亿美元经济损失。

7个州有遇难报告 纽约股市休市两天

据报道,纽约州、新泽西州、马里兰州、西弗吉尼亚州、北卡罗来纳州、宾夕法尼亚州和康涅狄格州等均有人员遇难的报告。一些人被倒下的大树击中身亡。

“桑迪”在人口稠密的美国东海岸地区造成电力中断、交通受阻,并给山区带来大雪。整个地区至少570万居民遭遇停电,刚刚过去的周末共有1.2万多个航班被取消。

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是此次风暴中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洪水涌入处于低洼地带的曼哈顿下城,淹没大片街道,当地居民被下令撤离。

此外,继29日停止交易后,纽约股市30日将继续休市。这将是纽约证券交易所一个多世纪以来首次因天气原因连续两天休市。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大楼29日关闭。

核电站“拉警报” 3个城镇被淹

飓风“桑迪”登陆美国。美国核管理委员会当天证实,新泽西州奥伊斯特克里克核电站进入警戒状态。

美国国家飓风研究中心信息显示,“桑迪”美国东部时间20时(北京时间30日8时)左右“正面”冲击大西洋城,风力大约为每小时136公里。

位于大西洋城以北大洋县的奥伊斯特克里克核电站随后“拉响警报”。美国核管理委员会发言人证实,由于站内积水暴涨两米,这座美国“最老”核电站进入警戒状态。

强降雨使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座防洪堤30日被冲溃,周边3个城镇被淹,当地居民被紧急疏散。

据报道,这座防洪堤位于新泽西州北部地区,溃塌后周边3个小镇积水达1.2至1.5米。当地行政部门已启动救援机制。

除肆虐大西洋城,“桑迪”导致纽约市多条地铁和汽车隧道进水、多处区域供电中断。伴随哈德孙等多条河流水位暴涨,纽约已经命令曼哈顿岛南部等地37.5万居民撤离。

大都会运输署主管约瑟夫·勒霍塔30日证实,7条纽约地铁隧道和6座公共汽车车库没入水中。“纽约地铁系统108岁了,从来没经历过像昨晚那样的破坏性灾害。”

纽约一家主要公共事业服务商说,曼哈顿大约25万用户断电。

在纽约大学帝施医院,200多名患者因为医院备用发电机故障而紧急转移。

经济损失约200亿美元 赔付将高达100亿美元

美国灾难风险模型提供机构Eqecat公司估算,“桑迪”飓风登陆美国可能造成大约200亿美元经济损失。意味着“桑迪”将位列美国历史上最“昂贵”的自然灾难之一。

Eqecat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除上述经济损失外,保险机构的赔付可能达50亿至100亿美元。

受飓风影响,美国波音公司在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新泽西和宾夕法尼亚州的设施暂停运营,在本周余下的几天里,将根据每天具体情况变化确定应对方案。

能源部说,石化企业菲利普斯66公司和海斯公司均关闭部分设施,一些未关闭的设施减产。

花旗银行分析师奥利弗·陈认为,随着万圣节购物季到来,“桑迪”可能降低衣服饰品的销售额。另外,随着11月第一个星期交通流量在受暴雨影响地区可能减少40%,11月可比店销售可能下降3%。新华社特稿

新华国际时评

气候灾害:越来越凶恶的敌人

飓风“桑迪”来袭,美国东部人口稠密区如临大敌,纽约停摆,股市歇业,但不管防范措施多足,经济损失仍旧惨重,且不断传出飓风夺走生命的消息。

近些年,美国飓风登陆事件频繁出现。其中,2005年的卡特里娜、2011年的艾琳等都近乎成为国家灾难。去年4月,一场超级龙卷风肆虐美国十几个州、致数百人死亡。

从意外到淡定,气象学家似乎已见多不怪。如今的气候,脾气变得愈发暴躁,有时可以在地球这一边大发“雷霆”,狂风暴雨,洪水滔天,而地球另一边却骄阳似火,灼烤众生,旱灾严重。

世界气象组织预测,未来极端天气现象的发生将更为频繁,强度更大,影响地区更广,不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和安全,所导致经济损失总体也呈逐渐增加趋势。

可以说,气候灾害是对人类社会的综合“拷问”,其严重性不仅取决于灾害本身,还取决于承载体的暴露度、脆弱度和应变能力,这些是管理灾害风险的主要决定因素。

从孩子上学、去医院看病到大选选战与股票交易,美国人的生活事无巨细,统统被天灾打乱了。一些地区甚至没水、没电、没交通,如同重返洪荒时代。这样的场景,任何人都不愿看到。

气候灾害,已成为人类越来越凶恶的敌人。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阻止灾害来袭,但我们可以自问,从预警体系到自救意识,从常态化的应急处理到抗灾手段,从各国减灾防灾措施到国际合作,我们准备充分了吗?

据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