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市领导蹲点调研
网格化管理工作
郑州农博会拟发布
百个招商引资项目
《发现豫商》精编版
今明两晚央视播出
盐都产业的新路径
何平感言
在星星火炬旗帜下茁壮成长
少帅风正一帆悬
三环快速化 快速绕城过
绿城文化百花齐放各自精彩
戏曲专家学者聚郑州
共话豫剧现代戏发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绿城文化百花齐放各自精彩
文化民生润泽3600年古都

本报记者 李 颖

十年间,或宏大叙事、或亲切动人,顾盼回眸,郑州的文化建设总能留下让人惊艳的画面。

回眸惊艳的文化瞬间

东区。总占地76.4亩的郑州市图书馆新馆(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已经完工。未来,这座集典藏、咨询、交流、创意、培训、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大型文化场馆,必将以其独具特色、辐射力强的公共文化服务成为郑州的新地标。

西区。有着半个多世纪历史的郑州博物馆,矗立在嵩山路一隅,率先在全省实现免费开放的她,静雅华美,前来参观的人总是络绎不绝。

2012年,中秋、十一8天长假里,郑州方特欢乐世界总接待游客15万人次,单日最高游客量突破2.7万,交出沉甸甸的黄金周“成绩单”,成为继郑州海洋馆、点点梦想城之后我市文化产业项目席位中的“新贵”。

由市豫剧院创作排演的新编历史剧《斗笠县令》9月6日、7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连演两场。这台汇聚了国内顶尖舞台艺术界专家和优秀演员的豫剧,为首都观众刷新了视听体验。

“黄帝帮我们跨入了文明的门槛。” 黄帝文化国际论坛“坛主”余秋雨如是说。如今,已连续7年高规格举办的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吸引着来自世界的目光。

不同的方式,一样的精彩。共同表现的是我市人民对丰富多彩文化生活的共同追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依托厚重的文化积淀,郑州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劲头,令人惊艳。在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文化,正日益成为这个城市凝聚力、辐射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今年暑假,在荥阳市高山镇石洞村农家书屋里,几十平方米的书屋挤满了前来看书学习的孩子们。这里的农家书屋俨然成了孩子们暑期的“第二课堂”。

石洞村的“农家书屋”是我市农家书屋工程的一个缩影。自2008年开展以来,截至今年9月底我市已累计建成农家书屋2288家,覆盖全市行政村。

政府出钱、相关文化机构免费提供、老百姓免费享受的文化服务。连续数年,文化惠民工程都被市委、市政府列入当年的工作要点。

13家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11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100个农村文化大院、500个社区文化中心已然构筑起市、县、乡、村“四位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现数字化,全市的行政村100%实现了一月一场公益电影的目标,受益群众超过150万人次;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公众免费开放有序进行。它们,正日渐发挥着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下转第四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