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镇政府不堪接待压力
自酿米酒
把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
加快推行行政执法检察监督
法治不是“找个法治你”
收入分配改革需要“跳出庐山看庐山”
真正的权利是
劝富济贫的基石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把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
丁文霞

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坚持“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发展路子,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的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作为工作在最前沿的基层组织部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胸怀大局、把握大势、主动融入,以解放思想为先、以科学用人为要、以夯实基础为本、以强化自身为重,把基层打造成抓落实的主阵地,让各项任务在基层落实、在基层见效。

一、更新服务理念,让思想开放成为动力源泉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组织部门的根本职责。履行好这一职责,组织部门要持续解放思想,用解放思想的新境界开创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局面。

一要树立把“组织优势”变成“发展优势”的理念。组织部门可以调配独特的组织资源,善于整合这些资源,就可以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二七区通过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派驻煤矿监管员、安排年轻后备干部轮值中心工作等,引导党员干部推动中心工作;以“党员争先锋、岗位见行动”为主题,在588个基层党组织和18700余名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加快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要树立从“幕后保障”走上“服务前台”的理念。组织部门要充分履行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职责,当好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保障部”。在这个过程中,要善于走上“前台”,直接参与经济发展,主动投入重点任务,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推动部”。今年,二七区先后开展了“党代表项目视察日”、“专家人才二七行”等活动,安排220余名组工干部直接参与项目督导、城市管理、拆迁改造、信访稳定等工作,推动了中心任务落实。

三要树立由“教书先生”转为“拜师群众”的理念。组织部门要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拜群众为师,真正从基层和群众的实践创造和意见呼声中得到启示和动力。二七区先后开展了“开门评部”、网格化党建、走访先进人物等活动,征集了一批涉及促进发展、民生改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建议,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

二、坚持科学用人,让干部资源和人才资源成为有力支撑

干部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人才是推动发展的支撑。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靠的是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执行力强的干部及人才队伍。

一要选贤任能树导向。选人用人导向至关重要,用对一名干部,能激励一大片。二七区在竞争性选拔干部过程中,着眼基层、突出实绩,彰显了崇尚实干的导向;出台了干部德的考核办法,把德的考核运用于干部选拔、使用、监督的全过程,体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导向;探索了干部胜任力评价体系,能者上、平者让,树立有为有位的导向。

二要培优训强提素能。干部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本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服务保障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力度和深度。二七区全面推行了干部素质提升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干部到沿海发达先进地区、知名院校等学习培训,促进全区干部提高工作站位、拉高工作目标、增强工作实效。

三要招才引智激活力。经济发展必须人才先行。只有以抓招商引资的精神来抓招才引智,以抓项目推进的精神抓人才培育,才能全面激发各方人才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活力。今年,二七区全面实施引智“2215”人才引智增效计划,在美国、清华大学等设立5个引才工作站,实行“3313”特色扶持政策,形成人才支撑发展、发展造就人才的生动局面。

三、夯实基层基础,让基层组织成为坚强堡垒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建好中原经济区这一“高楼大厦”,需要基层党组织坚如磐石,根本路径是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要抓重点。要围绕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重点任务来思考、谋划、推进党建工作,努力做到中心工作发展到哪里组织工作就服务到哪里。二七区主动顺应新型农村社区、“村改居”社区的新变化,通过优化组织设置、深化工作机制、强化服务功能等措施,构建了村改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模式;推行了大学生村(社区)干部“积分制”管理,聘用29名服务期满3年的大学生村(社区)干部为乡办正式工作人员,有效激发大学生村(社区)干部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热情。

二要克难点。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形势,要抓住基层组织建设的薄弱环节,使非公有制企业成为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强大引擎。二七区大力实施非公企业党建“三有三强”计划,探索实行行业联建、村企共建等灵活多样的组建形式,已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216家,选派非公党建指导员深入企业一线,指导企业党建工作开展;开展“双强六好”党组织创建活动,形成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互促共赢的强劲势头。

三要创亮点。典型示范是推进工作的好方法。要把坚持典型带动作为加强基层组织的重要举措,切实增强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能力。实施园站点工程,打造了亚星社区、康桥华城社区等100余个党建示范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300余个,评选10名“二七形象·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之星”,通过举办“身边的感动”先进事迹报告会、设立二七先锋谱等,在全区形成了学先进、当先锋、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打造务实组工,让组工干部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第一方队

打造过硬组工队伍是推动组织部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基础。组工干部要履行好牵头抓总的重要职责,时刻做到示范引领、事事带头。

一要能力上“过得硬”。二七区结合组工业务和上级党委、政府的阶段性中心工作,设立了业务知识、素能知识“两个课堂”, 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干部培训中心举办了“三讲三提升”培训班,安排组工干部赴重庆市江北区、成都市武侯区等地学习考察,有效提高了组工干部参与中心工作、落实中心任务的能力。

二要工作上“有激情”。二七区开展了工作创新集体、工作落实集体、先进工作者“三面红旗”争创活动,月评选、月流动,有效激发组织工作的内生动力;制定了《组工干部业绩量化考核办法》,做到任务、人员、标准、时限“四明确”,营造干事有责、成事有功、误事有过、赏罚分明的工作格局。

三要运行上“高效率”。二七区按照工作职能、标准、流程、时限、责任“五明确”原则,形成了一套职责明确、程序严谨、公开透明、运转灵活的工作机制;推行了“挂图作战”、工作督办、倒排进度等配套措施,跟踪问效、动态管理、责任倒逼,有效提升了组工干部执行力。

(作者系中共二七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