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镇政府不堪接待压力
自酿米酒
把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
加快推行行政执法检察监督
法治不是“找个法治你”
收入分配改革需要“跳出庐山看庐山”
真正的权利是
劝富济贫的基石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收入分配改革需要“跳出庐山看庐山”

在海量的信息洪流中,有人无意间发现了这一组鲜明对比:辽宁抚顺一家企业的李先生,上了一个月班,工资只有0.36元,就这样,他还得欠单位2.64元, 因为“单位替他缴纳了保险”;北京的吴先生,10年换了3个工作,最高的时候工资涨了16倍,“觉得挺幸福”。

数字超乎想象、对比触目惊心,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形如霄壤的收入差距,一定会让很多人发出收入分配改革势在必行的浩叹。然而,酝酿八年,时间不可谓不长矣;总理承诺,力度前所未有其大矣,这正说明收入分配改革牵涉面太广、利益关系太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跳出收入分配看收入分配,在收入领域之外谋划收入分配改革。

比如工资机制。尽管有“最苦金饭碗”的揶揄,有“一个都想当官的民族没有出息”的箴言,每逢国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形有增无减。编制真有那么重要?近日有关人士坦陈红十字会改革最大阻力在于内部员工怕“丢失编制”,编制意味着工资之外的隐性福利,这就可见,工资增长机制改革,牵涉到工资之外的社会保障等内容。

比如垄断行业。 “提低控高”的题中应有之义,固然需要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薪酬制度,然而缺少竞争就难以从根本上维持合理的收入水平,但是引入竞争又关系到民营资本的准入和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这也说明,行业之间的收入调节,牵涉到经济结构的宏观调控。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而收入,无疑是与每个人最切身的根本利益,收入分配改革也必然关系到每一个阶层,牵涉到经济、社会、政治等各个方面,仅从收入领域看收入分配,那只是渺沧海之一粟,必然“不识庐山真面目”。这种复杂性质,决定了收入分配改革不能停留于就事论事、小打小闹、修修补补,而需要贯通各个领域的广阔视野、综合各个方面的顶层设计。对改革者而言,应该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对公众而言,也应体谅改革之难,为改革者争取更多时间、更大空间。

改革从来都不是单刀直入、快意恩仇,而总是在各种利益关系的权衡中稳步前行,有“口欲言而嗫嚅”的谨慎,也有“足将行而踉跄”的权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在各种利益博弈中艰难前行,艰难是过程,前行是目标,对此,我们既要充满信心,更要有足够的耐心。 李 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