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唱响务实重干新道情
开辟产城融合新天地
统筹发展 义马当先
寒潮侵袭北方大部
著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逝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唱响务实重干新道情

何平感言

(上接第一版)对传统农区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意义鲜明。农业大、财政小、工业弱,是传统农区必须面对的现实,但只要认清差距,实干、干好,转变领导方式,运用“三具两基一抓手”,调动群众积极性,抓住主要矛盾求突破,发挥比较优势求创新,打造特色产业求发展,就能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

求真务实谋发展,励精图治谱新篇。中原经济区建设,关键在做。说到做到,说好做好,传统农区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上接第一版)民生的艰辛。直到2008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为1.4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占周口市的5.67%。

建设中原经济区,河南站到了新的发展起点。看到兄弟县市发展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我们不甘落后、难中奋起。

几年间,太康有了较大的进步:

与2008年相比,2011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加了2.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1.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6倍;

产业集聚区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08年的13.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7.9亿元。

成绩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全县人民真抓实干、齐心合力干出来的。

实干、干好,首先要解放思想,选准路径。

过去,我们有些干部思想封闭保守,求稳怕乱;许多部门习惯于以会议贯彻会议,敷衍塞责。

面对发展和稳定的“双重”压力,太康要加快发展,靠什么?没有自然资源,可是我们有人,把146万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了,就是了不起的力量;太康基础差、底子薄,但找准方向,实干、快干、创新干,定能闯出一条康庄道。

我们分期分批组织党员干部赴江浙、山东和省内多地参观,学习考察。组织近千名干部下基层、听民声,征集太康科学发展金点子。

在学习、思考、讨论中,共识逐步浮出水面:面对县情,我们必须从工业突破,让农业增效,加快城镇化带动。

实干、干好,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务求工业有突破。

哪里不足就往哪里发力。寻求工业突破口,我们发挥传统优势、比较优势,做强特色产业。

太康有两大传统产业:一是锅炉,一是纺织。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太康已有40多年锅炉生产历史,但自动化程度不高,集聚程度低、管理粗放。

锅炉产业要变散为聚,嫁接升级。我们筹建锅炉产业园,成立锅炉研究所,请专家学者点拨如何升级。并召开银企洽谈会,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难题。

目前,一诺容器、四通锅炉等4家企业已顺利通过国家双A级生产资质认证,形成完备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产品远销蒙古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锅炉行业已占到全县工业增加值的24.9%。

太康盛产棉花,发展劳动密集型棉纺织产业,我们有资源和人力优势。

我们开展驻地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召开高层纺织论坛推介太康,10家全国知名纺织企业相继落户,总投资达120多亿元。

如今,纺织产业已占到全县工业增加值的18.5%。鸿闽纺织集群建成后,将有全国近百家知名家纺、服装企业入驻,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国内一流的纺织集群。

工业的突破,壮大了我县的经济实力。2011年,太康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35.7%,比2008年提升4.9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49.8亿元,净增21亿元。

实干、干好,要激发群众创业激情,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

走向市场经济,敢闯敢干的太康人琢磨出新名堂。

2007年,朱口镇郭庄村成立了周口市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先科粉条专业合作社。农业合作社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带动农业规模化经营、现代化生产。县里每年拨付专项资金20万元,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技能培训、市场营销和新技术推广。

目前,全县的专业合作社已超过670家,涉及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及信息服务等多个领域。入社社员1.93万人,辐射带动农户10多万户。

农业合作社让分散的农民抱成团、分散的资金打成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实现增收致富的本领大增。社员比非社员年收入多出2000多元。

粮食生产责任如山,我们一刻也不能丢。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我们心里才踏实。

2012年太康粮食总产达到22.48亿斤。落实“十二五”粮食生产规划,我们每年建设2万亩高产稳产田,完成2.6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任务,建设7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确保 “整建制粮食高产示范区”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全县粮食生产25亿斤的目标,

实干、干好,要抓住机遇,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搞好新型城镇化。

独塘乡赵胡同村这两年成为太康的知名村。村“两委”负责人带领群众进行旧村改造,腾出100多亩地,引来30000绽的纱厂,吸纳了周边300多名农民就业。

赵胡同通过“小村改”,腾出了土地,建起了工厂,增加了集体收入,安置了农民就业,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

赵胡同“小村改”成功做法,引得周边村镇纷纷效仿。他们的做法也为我们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借鉴。

我们依托20多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年培训农民工20000多人,为产业集聚区输送技术工人7000多人,让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农民生计有保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得以顺利推进,截至目前,全县768个行政村已规划建设91个新型农村社区。

实干、干好,要用求真务实的精神,走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

太康整顿机关作风,推行项目制、责任制、考评制,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想干敢干、追求会干能干。

在持续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谋求太康更大突破的道路上,我们将转思想不懈怠、正风气不动摇、建机制不停步,凭借务实重干,唱响新道情。

(作者系中共太康县委书记

编辑 宋华茹 王华岗)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