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唱响务实重干新道情
开辟产城融合新天地
统筹发展 义马当先
寒潮侵袭北方大部
著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逝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开辟产城融合新天地

何平感言

(上接第一版)产城互动,城镇化就能为工业化集聚生产要素,营造环境,提供平台;产城互动,就能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

产业兴城市兴,城市强产业旺。探索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各地要找准自己的产城融合切入点,产业发展优先,新型城镇化动力强劲,城乡统筹,和谐发展。

(上接第一版)泌阳居100位。县内工业项目几乎为零,在全市项目观摩中被迫弃权。

县城更像一个山乡小镇,道路坑坑洼洼,车子一颠簸就知道“到泌阳了”。

知耻而后勇,途穷则求变。

如今,盘古山下兴起一座新泌阳。县城建成区扩大了一倍多,县城人口增加近一倍,城镇化率提升15个百分点。2011年全省排序上升到66位,比五年前提升34个位次。过去的项目观摩交白卷,现在黄淮四市产业集聚区评比,我们居第二名。

作为传统山区农区,泌阳工业薄弱、城镇化落后,“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任务尤其艰巨。但是换个角度看问题,一张白纸好作画,我们的发展潜力很大、上升空间很大。

由此,我们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逐步厘清了思想认识。泌阳的工业要实现新突破,城镇化要破题,只有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同步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与城镇化建设。让产与城共生共进、互融互动,加速“三化”协调推进。

领导方式的转变要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最终要靠制度来规范约束,必须从制度创新上找到转变突破口。

当时的泌阳,一方面,是城市要扩张,项目要落地;另一方面,是县城土地市场乱象丛生,有地用不成。

“十五”末,像其他偏远县城一样,全县没有一处像样的住宅小区,县城到处建私房、建独家小院,有门子、有路子的人违规占地、违规建房。城市规划落实难,项目建设征地难,群众上访要说法。

土地资源科学配置事关新型城镇化建设,泌阳的制度创新必须从此破题。

从土地规划审批入手,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我们探索出规划证、土地证、房权证“三证”办理网上审批制度,在全省首家实行网上办证。用制度创新管事、管人,我们一举扭转了房地产秩序的混乱局面,土地市场乱象得到遏制。

土地要素“活了”,我们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有了空间、少了束缚。

产业集聚区离开了城市基础设施,就不能实现集约节约发展。城市缺少产业支撑,只能是一座“空城”。

我们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基础弱、起点低,做好产城融合这篇文章,大有可为。

基于此,我们把产业集聚区、城市发展、土地利用统一规划、统一实施。

五年来,城市建设投入65亿元,贯通4条环城公路,形成了城区内“九横十纵”道路网络,建成泌水河公园、梁河公园等21座公园和小游园。

产业集聚区建成“三纵四横”主干道,与县城互通互联;县城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与产业集聚区互融共用。

公共服务向产业集聚区延伸。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廉租房、公租房,配套了职工服务中心、超市、医院、学校等。

产与城互动互融,资源集约利用,以产立城,借城兴产。

产城共生,体现了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

新型城镇化是展现城市魅力,有力承接产业转移,把产业做大做强的有效载体。突出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是传统山区农区加快发展、摆脱落后的必由之路。

泌阳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盘古山下,山偎着城,水环着“产”,泌阳“产”与“城”尽在好山好水中。产城融合,我们打生态招牌,让好山好水成为泌阳独具魅力、吸引投资的一张“王牌”。

在把泌阳建成具有高质量生态环境、高标准生活环境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的同时,我们按照合理布局、经济可行、控制有序的原则,着力打造工业、行政等六大城市功能区。

通过产城联建,目前泌阳县城建成区面积23.5平方公里,比“十五”末增加近13平方公里。

城市功能的完善,促进了产业的集聚与发展,带动了人口向城镇集中。“十一五”期间,全县农民以平均每年2万人的规模向县城转移。

产城共生,体现了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

以产兴城,产城共荣,核心是强化新型工业的主导作用。

为了把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我们提出,要“用项目带动产业,由产业发展到产业集群,再由产业集群向产业基地发展”。

五年中,泌阳建成产业集聚区7.8平方公里,引进企业81家,完成投资119亿元,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和轻工制造两大主导产业。

一是以巨龙科技为代表的电子产业集群。其中,巨龙科技年产网络通信变压器3亿只,是国内较大的网络通信变压器专业生产企业。

二是以恒都食品、懿丰油脂为代表的食品产业集群。中恒集团的生产线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肉牛加工基地;懿丰油脂年生产多品种植物食用油20万吨,是豫南地区最大的食用油生产企业。

产城共生,体现了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

产城互动,就是要发挥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带动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

农民向城镇转移,加快了土地经营权流转。全县流转土地25万多亩,发展食用菌、啤酒小麦、黑花生等农民专业合作社185户,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

通过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引进,拉长了产业链条,促进了以泌阳花菇等为品牌的食用菌业等现代农业长足发展。

产城互动使得土地集约利用率提高。几年来,我县的耕地面积不减反增,开发整理出耕地5.9万亩,有效保障粮食产量十连增,更加夯实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持续求转、持续求进,盘古新城泌阳在产城共生、“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脚步铿锵。

(作者系中共泌阳县委书记

编辑 宋华茹 王华岗)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