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4
17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走进黄河湿地

王振洲

时下有调侃:“想生气,看足球;想受罪,去旅游。”那足球确实惹人生气。国家队和一些俱乐部都花巨资请来外国著名教练,各家俱乐部更是比着摔钱,也许是钱迷了心窍吧,足球是越踢越倒退,最近国际足联公布排名,中国队名将又大幅下滑;财大气粗有一场赢球奖金超千万的广州恒大队已被挡在“亚俱杯”四强之外,实在可悲可气!然而旅游却决不能与“受罪”画等号。旅游无非是观光,愉悦心情,锻炼身体,增广见识,只要摆正心态,不赶浪头,凑热闹,不与他人比“名山大川都去过,南北名吃都尝过”,选择虽不见经传却有特色的地方去走走看看,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比之去名山大川挤挤扛扛,也许对身心更有益处。

双节长假期间,亲戚和我们家十多人到黄河湿地游览了一天,大人孩子都很高兴。这里风清气爽,秋景斑斓,游人也不太多,没有热门景点那种惹人心烦的喧闹,随意走动着欣赏秋景,轻松而愉快。

郑州黄河湿地是我国中部地区生物分布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鸟类众多,属国家一级保护的鸟多达十种,湿地中特建有观鸟台,供游人观鸟、远望。它还是候鸟的迁徙通道和“宾馆”,每年都有大量候鸟在这里停歇、觅食,甚至生儿育女。黄河湿地可以说是自然博物馆、大花园。从巩义市到中牟县境的黄河湿地中,有很多景区,这其中当首推花园口旅游区。这里是观黄河的最佳点,也是新旧社会两重天的见证。上世纪40年代我曾在附近的七堡村上小学,这一带没有几棵树,更没有花,多的是狂风和黄沙。记得有一天上学路上风特别大,行人都睁不开眼睛,黄沙夹着细碎的石子打在脸上火辣辣的疼,起初还以为是同学故意往我脸上撒,两人还为此吵了起来。这种地方为什么叫花园口?也曾问过老人,一说是明朝一个姓许的什么天官家住此地,有个很大的后花园;一说是明朝一个工部主事在荒滩上修了个五百多亩地的大花园供人们游览,后来被黄河水淹没了,但郑州县志上根本没有记载,黄河志中也没有黄河在此处决口的记载,只能说是美好的传说,倒是1938年6月国民党在这里扒开大堤造成黄河有史以来的大灾难,使花园口成为灾难代名词。如今以花园口为中心,往东往西几十里长的大堤两边,树木层层叠叠,遮天蔽日,虽已是秋天,仍然满目苍翠,乘车在大堤上行走,如同在绿色的大海中坐快艇那样使人兴趣盎然。在众多花木掩映中,既有现代化的游乐场所,又有以黄河为特色传统味儿十足的农家饭。那天中午我们在黄河二桥东边一家小店吃的炸黄河鲤鱼、炖柴鸡、炒黄河虾都是地道货。如今以假乱真者比比皆是,如黄河鲤鱼,有些无良的店家把塘养的鲤鱼放在网中绑在小船上到河中溜一圈,就说是真正的野生黄河鲤鱼。但只要一较真,品味道,看长相,特别是看剖开的鱼肚中有没有一层黑膜(一般鱼肚中都有一层黑膜,唯独野生黄河鲤鱼肚里面是白色的),便分出真假来。黄河虾更容易识别,一般虾见热就变成红色,而黄河虾,怎么炒都是白亮亮的,好看又好吃。蔬菜都是当天采摘的,新鲜自不用说,其中野菜炸丸子可谓一绝,金黄中透出绿色,酥脆异香。八岁的小孙子吃了一口,立即把盘子拉得离自己更近些,吃了一个又一个。

我们重点游的是位于花园口以西二里许的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从大堤到黄河岸边有好几里远,我们穿柳荫、过栈道,中途在供游人休息的凉棚小憩,看鸟飞,听虫鸣。下了栈道,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茅草,恰如金色的地毯覆盖在湿地上,红柳、野花、芦苇点缀其间,明媚的阳光伴着河风在茅草叶上闪耀,虽无奇花异卉,却显出大自然的壮美。在这里仰望天空飞鸟翱翔,看大河奔腾而来,东眺长虹卧波的铁桥,吸一口新鲜湿润的空气,颇觉心胸开阔,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舒服,如同俄国作家普里什文所说:那是一种怎样味儿,要说出来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东西可以拿来比较。

路边的指示牌上介绍:茅草适应性强,耐涝耐旱,是蓄水固沙的天然植物,对保护湿地非常重要。说来惭愧,生长在黄河岸边的我,过去对湿地的作用毫无认识,把它当成荒滩,从不知道爱护。大家春天去抽茅羽,秋后去刨茅根,把湿地搞得千疮百孔。这次游览才知道湿地是文明的摇篮,被誉为地球之肾,俱有保护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人类要发展,要幸福就要爱护湿地。

黄河中传来阵阵欢快的惊呼声,几艘快艇载着游人穿梭“飞驰”。岸边还停着几艘游艇,主人或和游客说笑,或独自抽烟闲坐,不像有些景区一看到游客就死拉硬扯让骑他的马或乘他的船,弄得人心烦,游兴大减。观河水,听涛声,看孩子们在软软的滩上蹦跳,我们在河边坐了好长时间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