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流年如歌忆“长征” 周友舜 时隔46年的一张老照片,让我们忆起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1966年冬,我们社旗一中的学生和全国的中学生一样停课、组队、大串联。当时65级学生王振江、仝保梅等一行9人组成首批长征队,带着狂热,满含虔诚,身着军衣,手捧毛主席语录,高举“造反有理”的旗帜,高呼着“学习老红军,进行新长征”的口号从母校出发了。 我们以瞻仰革命圣地,学习革命精神为目的,去韶山,到延安,去井冈山,又到上海。旅途经历了千辛万苦。最难忘的是在旅行中结成的真挚友谊。湘鄂交界处的大山高耸云天,翻越的时候正值严冬,风雪交加,绝壁挡道,我们硬是我拉着你,你拽着他,伴着惊心的竹涛,踩着湿滑的怪石,一步步奋力攀爬。记不清踏过多少泥泞路,涉过多少冰冻河,一路上同学们相扶相搀度过了重重困难。记得1967年1月的一天,行军在株洲路上,突然大雨滂沱,我们在空旷野岭,无处躲避,个个淋成了“落汤鸡”,感到寒冷疲惫至极。这时刚好一辆卡车路过,司机见状感动地说:“同学们,别坚持了,上车吧,我送你们。”大家有点犹豫,领队突然大声提醒:“要挺着,不能坐车!坐车就是贪图安逸。”就这样,我们咬牙坚持,上淋着雨下踩着泥,用体温暖干湿衣,于暮色降临之时到达了红卫兵接待站。在风雨兼程的日日夜夜,我们鞋跑破了,脚磨烂了,腿跑肿了,但激情不减,不叫苦,不喊疼,心里只有莫名的亢奋和欢乐。途中女同学为男同学补鞋缝衣,男同学抢背女同学的背包。大家一个锅里吃饭,一个浴盆洗脚,不少时候是以稻草为铺,男女和衣同宿一室,同学们一路相帮相助、亲如兄妹。 时光荏苒,流年如歌,转眼到了花甲之年。回首往事,感触颇深。作为“文革”一代青少年,可谓生不逢时,它使我们荒废了学业,失去了学习知识的宝贵机会,是我们一生的痛。只有徒步“长征”使我们受到了终生难忘的锻炼,同时也为我们学习先烈精神提供了舞台。革命前辈的思想信仰成了我们永不懈怠的精神食粮。 镜头将我们定格在数十年前,彼此的音容笑貌及曾经的汗水、泪水、歌声、欢笑结成的友谊和艰难困苦中凝聚的亲情将永存于心中。面对旧影,遥想当年,心中涌起了丝丝甜蜜。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