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黄河边上的小院
杜岭街的历史
《80后诗丛》
莫言为我题写书名
乾隆御制珐琅彩
古月轩花石锦鸡题诗双耳瓶
lh2b16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杜岭街的历史

杜岭街是郑州市内非常闻名的一条老街道。素有“一条杜岭街,半部郑州史”之说。路名因村名而得。

据传,明末年,三个王姓人家和四个杜姓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至今杜岭街街道办事处杜岭社区附近定居,垛墙筑舍,垦荒屯田,渐成村落,村名叫杜王庄。乾隆年间,随着王姓村民的迁徙,杜姓人家已成为本地的大家族,建有祠堂、花园。清道光二十九年春,郑州久旱,村民们因祈祷有应,下了几场雨,杜姓人家为谢天公,集资在村南古城墙高处(村民们把高处叫作岭),建一座庙宇,周围十里八乡的善男信女都来进香朝拜,求神保佑,由于香火长年不断,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庙会。随后,人们也将村名改叫杜岭村。

很久以前,郑州古商城城墙是一条沙岗,是杜岭村到城里的必经之地,随着沿沙岗边来往人员的增多,时间久了便形成了一条土路,这便是杜岭街的前身。

1952年,郑州市第二区成立杜岭街政府,1955年3月改称为杜岭街道办事处,是郑州市最早一批建立的街道办事处之一。1958年划归管城区,后更名为管城人民公社杜岭分社,1960年划归金水人民公社,1961年8月,恢复杜岭街道办事处名称,沿用至今。

上世纪70年代初,全国都搞“深挖洞,广积粮”,郑州也不例外。1974年9月,村民在杜岭街旁边挖地洞时,挖出两尊青铜方鼎,惊动了当时的整个文物界,随后,大的被命名为“杜岭一号铜鼎”,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小的被命名为“杜岭二号铜鼎”,现藏河南博物院。杜岭方鼎的出土,使郑州商城遗址得到充分证实,随后,郑州被中国古都学会评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从此,杜岭街的名字更是为之大振,名扬全国。

杜岭街如今变得更为繁华。特别是夜市、小吃、烧烤在郑州都很闻名。金壮壮炭锅鱼、马记米皮、赵记瓦罐烩面等小吃在杜岭街都风光了20多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