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10
23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宋代的小玩意儿

张健莹

确实,这些都是小玩意儿,它们个头小小,体态小小,功能也不大,儿童玩具而已。

它们来自宋代,距今已有千年。这些不足5厘米的小玩意儿,有一个大背景。原来泥制的烧造的陶俑经历了汉唐的辉煌之后,到宋代墓葬的陪葬方式发生了变化,纸质的明器出现了,陶制的俑人渐渐退隐了,陶俑的烧造就突然沉寂了。很多窑场很多工匠随之做起了沿街叫卖的小儿戏耍的玩具:罐儿、碟儿、鼓儿、锣儿、刀儿、枪儿、马儿、猫儿——济济皇皇,成系成列了。它们不再是陶器,变成瓷器了,就像这图上的羊儿、狗儿、骑马的人儿。

这些小玩意儿都是纯手工制品,个个小巧玲珑,形神兼备,看这个小卧狗儿吧,四条腿摆放得多么自如,高高昂起的头,搭配起来,表情自在而不失警惕。小羊儿头是黑色的,两只角大得有些夸张,浑身白色,显出区别,显示可爱。那匹小马,头稍稍歪着,做轻松状,四腿呈白色,整体有变化又显出精神。

单单是这些小玩意儿的叫法,一个儿字,叫出了多少亲切和爱意。这些羊儿狗儿,看似随意的捏搓,传达出来的是手工艺人多思多情,深情深爱,温情温暖,多少年后还依稀能看到他们端详手中玩意儿的得意神情;那狗多像自家的狗儿,那马就是邻家的马儿啊。

当时的很多瓷场都做这些小玩意儿。

今日的儿童玩具多是机械的、电动的、塑胶的,造型是现代的。

这些玩具的艺术性自然不如宋代的。宋代的工艺保留至今的依然有,不过已经不能堂而皇之地放在如今的大商场了,它们多在民俗民间的节假日出现在庙会上,有泥塑的,有木制的,纯手工的,纯艺术的。它们还是狗儿、猫儿、虎儿、猪儿、小推车儿,有的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识之士人呼吁留住手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