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慢慢走”不离口
为何还慢不下来
美丽中国就需要这样的
社会正能量
先后而已
收入倍增
更要幸福倍增
触碰公平底线的批条子
何时能止
“大便弟”击穿的不仅是道德软肋
网购狂欢背后的尴尬
“鹰爸”,孩子不是天生的“战士”
“小理发店退款”为诚信充值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便弟”击穿的不仅是道德软肋

人有三急,“便急”如山倒,迫切找个地方解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真的不问场合那就不行了。让人想不到的是,近日在广州地铁三号上,竟然有个男童在车厢内当众大解;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男童的父亲就在一旁淡定地看着,同车乘客也明哲保身。(11月13日《新快报》)

这两天,虽然天气入冬,但道德正在春天里。扬州“诚信中学生”徐砺寒,不慎碰坏别人车,苦等车主半小时,留下一张联系纸条;武汉一家餐馆,突发大火,大火扑灭后,一些食客返回埋单;南京“信义店主”,查出肺癌晚期,治疗一周后,坚持回到店里为客人们退卡退款……在这些事件身上,我们看到了道德的美好。然而“大便弟”却带来了寒风习习的感觉。这不足为奇,更不必灰心丧气。再美好的一片田野,总有一些歪瓜裂枣。我们要做的其实很简单,一方面,不放过一个善,对每一个“真善美”都给予尊重和靠近;另一方面,不放过一个恶,对每一个“假恶丑”都给予鄙弃和远离。

理解孩子的内急,不理解家长的淡定。地铁隔几分钟就能靠站,让孩子憋住,到下一站找洗手间。这是最基本的道德表现,而且“内憋”也是一个孩子必要的成长考验。这样的家长,应该多读读那些道德故事,想想“社会人”的责任;多听听那些教育故事,想想孩子的未来。纵容甚至鼓励孩子这么做,不仅暴露了自己道德的苍白,而且把孩子置于一个危险的境地。埋下的不道德、不克制的种子,万一发芽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沉默不语的看客,也应该求诸己,道德不会天然来到,每一次对恶的纵容都是对善的伤害。

很显然,“大便弟”击穿了道德软肋,但这一事件带来的思考,却又不仅限于道德。有市民吐槽:乘坐地铁内急时,想要快速找到洗手间不太容易。“内急”的难受,非亲身体会,实不能言语描绘。特别是孩子,内急如山倒,挡都挡不住。虽然说现在的地铁车站,多设有卫生间。但这些卫生间,大多身在偏僻角落,而且距离较远,有的甚至要出站才能行个好事。成年人都已经不堪忍受,对于孩子来说,更是难为其忍。

一个幸福的城市,必定是一座“方便”的城市。作为公共资源的一部分,公共厕所应该得到最优先的配置。可在城市,特别是外地人,想要找到厕所并不容易。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广州开放沿街单位内部厕所,会受到这么多人的欢迎了。地面如此,地铁更应该这样。地铁站人流量大,更应该多配置、在黄金位置配备卫生间。地铁承担着极为繁重的公共运输任务,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较近,有限的车厢配备一个标准卫生间可能难度不小。但是,考虑到儿童的特殊性,单独设立儿童卫生间,这一两个平方米还是应该能够挤出来的。即使增加了一点拥挤,人们也是能够接受的。

没有“方便感”,也就没有幸福感。由是而言,“大便弟”击穿的不仅是道德软肋。这一事件也提醒我们,公共资源如何更多、更好地配备。 乔 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