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们是否丧失了感受幸福的能力
梦想可以不“丰满”
现实不应太“骨感”
中国人不爱租房是被户籍制绑架?
对“俗”文化
请多些包容
可怜费
“中国式家庭医生”
值得期待
“干”是对十八大精神最好的落实
学报告要“静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式家庭医生”
值得期待

“中国式家庭医生”

值得期待

记者近日从桂林市卫生局获悉,刚出台的《桂林市城市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方案(试行)》规定,市民可免费在居住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健康医生团队中自由选择家庭健康医生签约。今后,签约市民不出社区便能享受到常见病、慢性病诊治,以及健康咨询和指导。(11月19日《桂林晚报》)

经常看欧美影视剧的观众都知道,当影视剧中的主人公生病的时候,第一时间不是去医院,而是打电话给自己的家庭医生或者叫私人医生进行咨询,然后才决定是请医生上门服务,还是去医生的诊所、医院接受治疗。经历甚至已经习惯了“看病贵,看病难”的国内观众,看到这样的影视剧情节,往往会羡慕人家老外看病可真方便,真舒服。

而桂林市推出的这一家庭医生式服务,虽然还无法和欧美国家真正的家庭医生相提并论,但不管是从医疗方式,还是从医疗程序上,都让人充满了期待。如果能够落实得好,得到多数市民的肯定和欢迎,那么必将在多个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让广大市民享受到前所未有的看病体验。

根据《方案》的规定,家庭医生式服务目前主要有两个模式可供选择:一种是“全科服务团队+社区居民”模式;一种是“全科医学团队+家庭健康医生+社区居民”模式。其实不管是哪种服务模式,都把过去的医生坐等患者上门然后提供服务,变为患者在家坐等医生上门,享受服务。

虽然受目前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实力薄弱的限制,目前这种家庭医生式的服务,还只能限于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特定的医疗群体,但是如果贯彻落实得好,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类患者看病难的问题。而且,因为这些患者在家庭得到了必要的救治,或者说接受了健康和护理指导而减少了发病几率,也就相应了减少了他们去医院求医问药的几率,客观上也缓解了各级医院的求医人数,减轻了医院的工作压力。

而为了让这一新型的医疗保障体系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应该充实社区医疗机构的实力,比如调配更有经验的医疗和护理人员,引进更加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这样一来,就可以扩大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诊疗范围和服务水平,让更多的患者能够享受到足不出户就可以求医问药的便利。

其次,是要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式服务的优势和特长,在对辖区居民进行疾病诊疗的同时,加大健康咨询和指导的力度。去医院看病求医的时候,因为患者众多,医生往往三言两语就把患者打发了,别说是得到一些健康咨询和指导了,能把自己的病情陈述清楚就不错了。而家庭医生式服务,由于是一个医生甚至是多个医生面对一个患者,就给了患者更充分的时间和条件来咨询医生,接受指导。如果能够通过这种咨询和指导减少疾病的发生,尤其是一些慢性病的发病率,那要比提供诊疗更有意义。 苑广阔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