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一则“白酒产品塑化剂超标”的消息,使白酒企业陷入前所未有的风波。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白酒中为何出现塑化剂?酒中塑化剂的含量有无标准……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检测方: 送检样品 肯定超标 近日,有报道称,经第三方检测,酒鬼酒中共检测出3种塑化剂成分,其中名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超标260%,成分含量为1.08㎎/㎏。按照卫生部的相关规定,DBP的最大残留量限定为0.3mg/kg。 “新华视点”记者联系到了报道提及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据了解,该机构隶属在伦敦证交所上市的Intertek集团,专门从事质量和安全服务。 天祥集团中国总裁柏学礼21日向记者证实,上述报道中引用的数据出自公司的测试报告,但报告中并没有出现酒鬼酒的品名,“我们只对来样负责”。 天祥集团介绍,今年10月25日,公司收到一位客户提供的样品,要求检测其中的塑化剂含量。样品的来源和抽取方法,以及样品在送达前的保管方式由客户实施,并且由客户自行负责。 中酒协:白酒都含塑化剂成分 中国酒业协会8月的内部情况说明于近日正式曝光。说明中显示,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最高2.32mg/kg,最低0.495mg/kg,平均0.537mg/kg。 行业专家分析研判,白酒中塑化剂主要来自于白酒生产、储运过程中使用的塑胶容器、管道、密封材料和包装材料的迁移及环境影响等。 专家认为,想要解决迁移的问题从技术上并不难。白酒行业专家舒国华说,一些有实力的大酒厂,已经开始用不锈钢产品替代塑料产品。 监管部门:尚未发现故意添加 国家质检部门近期组织开展了对白酒中塑化剂的风险监测。目前已完成监测的国产白酒样品中,有部分样品检出微量塑化剂,同时监测的进口蒸馏酒样品中,也有部分样品检出微量塑化剂。但均未发现有人为故意添加情况。 “卫生部没有将塑化剂指标正式列入白酒产品的标准,从法律角度讲,没法判断是否超标”。 据了解,目前,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我国及其他国家均未专门制定酒类中塑化剂的限量标准。遵循卫生部的规定、保障消费者安全是任何一个负责任企业应有的自律。 公众追问:谁来保障知情权? 白酒中的塑化剂对人体健康是否会造成损害?中国酒业协会称,“塑料制品(设备)在白酒产品生产过程中,从70年代至今已使用近40年,未出现因塑化剂致病案例。”但这仍未能消除一些公众的疑虑。 中国酒业协会的声明显示,2011年6月,协会获知白酒产品中含有塑化剂有关信息,就要求相关企业查清白酒中的塑化剂产生来源,当年12月又发布通知要求白酒企业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2012年4月协会再次强调严控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 让消费者不解的是,在媒体曝光之前,中酒协对这些“内情”秘而不宣,使得塑化剂成分多少成为白酒行业“潜规则”,消费者的知情权无从保障。 本组稿件均为新华社发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