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奢侈与否在于
人对待财富的态度
“过度教育”背后的
成功焦虑症
硕士生靠整容求职是自我歧视
制度供给应跟上时代脚步
白酒标准
国标不能“醉无语”
美丽中国
不容“候鸟杀手”横行
醉酒
“指挥秀”
为幸福
需要支付哪些成本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硕士生靠整容求职是自我歧视

单眼皮“变”成双眼皮、鼻子也“长”高了……为找到一份好工作,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三年级男生曾凡(化名)花费上万元整容,他认为“变脸”后可扫除一切求职障碍。(11月21日《武汉晨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认为整容、“变脸”之后就可以扫除一切求职障碍,无异于痴人说梦。硕士研究生靠整容求职完全是一种自我歧视。

求职难,这是眼下不争的事实。出现求职难的原因,一方面是某些领域的人才供过于求,一方面是某些行业出现就业歧视。就业歧视种类很多,如户籍歧视、乙肝歧视、性别歧视等。还有一些行业和企业对五官也提出了要求,因而催生了一些“人造美女”和“人造帅哥”。

就业歧视属于人为制造社会不公平,因而有专家建议废除制度性歧视,建立就业歧视审查机制,加快实现就业机会公平。然而,整容求职不仅与此背道而驰,而且是一种自我歧视。

不可否认,有些招工单位属于“外貌协会”的,比如银行等服务行业,但并非所有用人单位都属于“外貌协会”。为了求职而刻意在自己脸上“动刀”,这是自己不相信自己、自己瞧不起自己。你属于“外貌协会”的,你看不起俺无所谓,此处不用人,自有用人处,这才是一种求职自信。俺有真才实学,还怕求职不成?

令人遗憾的是,整容求职不是个案,甚至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报道称,趁找工作前去整容的大学生不在少数,武汉协和医院整形美容科刘嘉锋博士介绍,大学生占整容大军的三成,且人数以10%的增速在逐年攀升。求职靠整容,这显然是社会的一种悲哀。

一方面,社会要消除就业歧视,另一方面,作为天之骄子的有知识、有素质的大学生,在求职问题上却在自我歧视,这如何实现就业公平?就业公平不能实现,社会公平从何谈起?大学生求职,自信和真诚更重要,认清自我、提早规划更重要,然而不少大学生不是这么想的,而是天真地认为“变脸”后就可扫除一切求职障碍,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几十年前,文豪鲁迅大声疾呼“救救孩子”,难道在公平正义比太阳还光辉的今天,我们还要大声疾呼“救救大学生”? 毛开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