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金融理财 上一版3  4下一版
风雅名士刘安成
推动金融业发展 助力中原崛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风雅名士刘安成

走马天下真名士 风雅文章赋锦绣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能识贤愚。广见闻,益心智,启文思,厚积薄发,笔下有神,让意随心到,挥洒成文。

今年7月刘安成在老家商丘举办“乡音·乡情——刘安成书法艺术汇报展”的同时,还举行了“《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刘安成》、《井天斋心画》图书首发式”。《井天斋心画》主要有50余篇刘安成近期散文和艺术理论创作文章,同时也有当代理论名家为其书法艺术所作的评论文章20余篇。

刚拿到 《井天斋心画》时,随手翻了两篇,洋洋洒洒数千字,思无羁无绊,言所欲言,文字潇洒,涉笔成趣。一下子让记者无法将这些与这位以学财经又服务于财政部门多年的公职人员联系在一起,没有了想象中公职人员的条条框框,思想奔放自由,无拘无束。诗一般的文字,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石一景,像一枚枚钓饵,吸引着记者坠入一个纯美的世界。若不是窗外喧嚣的车水马龙,记者真以为自己置身于蓝蓝的天空下,青青的牧场中,洁白的羊群旁,翠绿的湖水之畔。

绵绵的冬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夜。徜徉于雨中的花园小径,吸一口湿润清新的空气,慢慢回味前一晚一口气读完的《井天斋心画》,跟随作者的脚步走马南北,神游这些心仪已久、风物绝佳的钟灵毓秀之地。藏地的神奇、江峡的险峻、边陲的多姿、大漠的壮美、陕北的风物、九寨的放浪、江村的造访、康巴的风情、青城山的青幽等,还有峨嵋胜景、山林静寂、江南民居、腾冲烽烟、洪雅神韵、翡翠佛缘……引人入胜,感同身受。对书艺、碑帖长期历练,颖悟其道的探骊寻珠,人生杂感、世象观察、世俗民情、生活拾趣,感受入世的刘安成。

在他娓娓叙来的笔下,一草一木、处处在在都激发着诗性的流露。积极向上的色彩里,没有阴霾,没有叹息,甚至没有丑恶。过去、未来、现在都是无憾的,人生、岁月、风景都是完美的,飘荡着一个个明亮的音符。

作为一个身居要职的公务人员,在这浮躁的时代,收获如许多彩而丰瞻的文字,殊为不易。走马天下真名士,立言人间足风流。浮躁的时代,需要这样耐得寂寞、孜孜以求的文化跋涉者、心灵守卫者。

他是金融业的体制内人士,事务繁忙,加班熬夜已是常事,整日的操劳常使他夜不能寐,神经衰弱;他还是一个颇有声望的书法家,现任河南省书协副主席,根自米王的书法作品获誉极多,已成业内佳话。

他幼年一贫如洗,历尽辛苦方有所成;成就事业后乐善好施。今年7月29日至8月2日,他在老家商丘市虞城县向10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捐赠2000元助学金。

劬劳于案牍,游心于文艺,居庙堂之间,展名士风流。他就是刘安成,河南省财政厅地方金融处处长。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书消得人憔悴

第一次见到刘安成,是在他的办公室,入目是“地方金融处”的门牌和他办公桌上的各种财政文件。采访中,时常有人叩门而入,或是询问意见,或是报送文件,繁忙的身影告诉我这是一位地方金融处处长。

近年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舍弃本应享受的休闲时光,别人觥筹交错之际,他则读书临帖,与古人先贤对话,汲取精神营养。一早一晚,茶余饭后,出差旅途,会议间隙……都成了他难得的学书时间,对书法达到如痴如醉的境地。正是对书法的挚爱,使他忘却功名利禄的诱惑,安然自若。

书,心画也。千载之下,遥想王羲之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的达观旷逸,苏东坡泛舟赤壁举酒临风的慷慨啸傲,乃至近代弘一法师的青灯佛卷、慈悲喜舍,哪一个不是具有着冰操独帜的光辉人格呢?

书法本寂寞之道,他却在黑白之间陶冶心性,在宁静中享受学书的快乐。

晨曦初露或青灯幽兰下,他铺纸研墨,伏案疾书,看墨香氤氲,黑白和谐,线条舞动,便忘却世间一切烦恼,遇有佳作,则欣喜难言。偶有三五好友品茗论书,兴趣所至,他则挥毫泼墨,感到无比的畅快惬意,大有“人生若此,夫复何求”的感觉。

刘安成的书法以帖学为宗,不为时风左右,清新洒脱,流美飘逸,洋溢着浪漫的古典主义情怀和强烈的时代气息。他从颜柳入手,精研二王之《兰亭序》、《圣教序》,继而苏黄米蔡,王觉斯及历代书法大家广泛涉猎。于临帖中渐悟精妙,他的书法力求变王氏书风的静态美为动态美,追求用笔灵活多变、酣畅淋漓、沉着痛快,从而形成一种以王为底、以米为表、沉稳爽健、飘逸华滋的艺术风格。

人品与书品有着内在的联系,学书法的人,最要紧是胸怀中有道义存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孤傲自守,不随世俯仰,不随波逐流,只有这样的人格境界,才能赋予书法创作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个性。刘安成书法的优秀,除了他做人处事的人格力量之外,还在于他有着丰富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并将这种学问修养融入了自己的性情。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