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经济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水果超市 遍地开花满绿城
太阳能游艇研制
成功并投入使用
家庭困难儿童入园可享教育补助
我国电气化铁路
里程居世界第一
河南粮食总产量实现九连增
记者调查
预报周末将有雨雪
BRT启动应急预案
京广快速二期工程
开始施工监理招标
我省今年赴疆
游客逾三万人
金水地税多方联动
展开税源综合整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爱流涌动
绿城暖意荡漾
管城回族区惠济区

爱流涌动

绿城暖意荡漾

(上接第一版)在航海西路与秦岭路交会处,航海西路街道办工作人员带着棉大衣、矿泉水、火腿肠和热气腾腾的包子向寒夜中需要帮助的人发放。该街道还在西城花园设立一间救助站,里面配备床和棉被等物品,一旦有群众需要救助即可到该救助点暂避御寒。

由点到面,记者了解到,在昨晚的关爱行动中,中原区12个街道办事处共出动21辆车,703名工作人员,准备了100余件棉衣、100余条棉被、30箱方便面、30件矿泉水,同时还备了感冒药、退烧药、治疗腹泻药等常用应急药品,对需要救助的人员进行及时救助并发放食品等物资。据悉,下一步,该区将采取临时救助和长效机制相结合,由网格员每天22时前巡视,在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员较多的地方设置救助点,对暂时不愿去救助站接受救助的人员提供临时安置,保障他们的生活。并开通热线电话68566110,方便群众寻求救助,并受理群众反映线索。

管城回族区

“天这么冷你咋睡啊?咱去救助站吧!管吃管住管洗澡。”昨日18时30分,在管城区航东办事处辖区果园路附近的一个游园内,该区民政部门、航东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对一位来自安阳的露宿街头人员温情劝导。这是管城区展开联合救助大行动中的细节。

在西大街一家银行门前,西大街办事处副主任欧曼如与社区工作人员对一位78岁的流浪老人更是呵护有加。老人来自开封县,由于残疾丧失劳动能力,本人又不愿住进敬老院,3年前开始流浪,晚上就住在西大街沿街门店的走廊下。民政工作人员向老人送上了御寒物品,并劝导老人去救助站寻找帮助。

管城区民政局负责人介绍,昨晚,管城区对32位露宿街头的进城务工人员和流浪人员进行了救助和劝导,进城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街道办还分设了安置点,对衣着单薄者捐赠衣物、棉被,对暂时没有找到工作的农民工进行登记,由街道办、社区协助其尽快寻找到合适的工作;本着救助自愿原则,对一些不愿去救助站或安置点的露宿人员,工作人员、帮助其寻找背风暖和的安身之所。下一步,管城区将更多关注外来务工以及其他露宿街头人员生存状况,进一步加大关爱行动和送温暖活动的力度。

惠济区

昨日19时,惠济区由主管副区长带队,民政、人劳、城建、卫生、慈善等多个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联合救助组,一起来到南阳路北环立交桥下,探访露宿在桥下的进城务工人员。

在北环立交桥北头桥体下,只见已有三五名进城务工人员钻入铺在地上的被褥中歇息,旁边还站着七八个。救助组询问得知,他们是来自开封杞县的农民工,年龄多为40岁以上,经常在这里等待半夜过来的大车干些零活儿。救助组成员详细询问了他们平时工作情况和晚上住宿情况,叮咛晚上注意安全,了解掌握他们对固定就业岗位的需求和要求,以便介绍给条件较好的用人单位。随行的社区医护人员关切咨询他们的身体状况,发现不适及时现场给予简单处置。随后,联合救助组还对花园口互通式立交附近进行了排查和摸底。

“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救助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人社部门负责帮助进城务工人员介绍务工岗位,卫生部门负责救助对象医疗救治,城建部门负责协调有固定务工岗位的进城务工人员住宿,城管部门负责露宿点环境整治。工作实行动态化管理,每天早上8时30分上报前一天排查、摸底、救助情况,详细对实施关爱救助对象逐人登记,编录基本信息。”惠济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他表示,惠济区在这一个月的专项活动中,将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责任明确作用,确保辖区内不发生一起进城务工人员伤病得不到救助现象。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