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中原之子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生命赛道上的“飞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生命赛道上的“飞人”
——中原之子系列人物之刘恒亮
刘恒亮平时坚持拒收红包,唯独对这一幅字画情有独钟,这是经他治好病的一位94岁老人写给他的。他说“病人的评价就是他工作的动力”。
人物档案 刘恒亮,1959年11月出生,郑州人民医院心内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郑州市心血管学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先后获得“郑州市十大健康卫士”、“河南省优秀医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医师奖”、“全国医德标兵”等荣誉。2011年被中宣部列为
手术间隙,他又忙着做记录,一刻也不闲着。

本报记者 刘春兰 汪 辉 文 杨 光 图

刘恒亮,是我市乃至全国卫生系统一个具有标杆意义的医者楷模。

作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他一年365天始终在与时间赛跑,为患者生死博弈,把无数生命垂危的心脏病人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创造出了河南急诊心肌梗死介入手术例数第一、成功率99%的奇迹,被广大患者誉为生命赛道上的“飞人”。

作为一位光照他人的医者,他不染世俗,甚至不食“人间烟火”:不抽烟,不喝酒,除了散步,没有任何娱乐活动;不近人情,不串亲访友,没有休息日;不敢开家门,怕有人来送礼。有人不理解,有人说他落伍,但他始终不渝地坚守“永远不吃病人一顿饭,不收病人一分钱的礼,不拿一个红包”这一“铁律”,甘于过着“乏味”、“透支”生命的幸福生活。

刘恒亮,人如其名。从医30多年来,在抢救患者生命的赛道上,他一路疾步向前,把全部的心血都奉献给了患者,像一颗耀眼的恒星,闪烁着人性光辉,照亮温暖了无数病人的脆弱心灵。

多年来,刘恒亮始终坚持7时前到医院,且从未休过一个双休日、节假日。他常说:“如果你真正体会到病人每秒钟要死掉多少心肌细胞,你就知道省下来的每一秒钟都是病人的生命。”

几年来,记者多次采访他,几乎都是一大早赶到病房“逮”他,否则一手术就很难见上面。这次采访,记者照例起了个大早,没有客套的寒暄,他依然忙碌如故,只得跟随他见缝插针式地采访。

“心脏依靠冠状动脉供血保持跳动,一旦冠状动脉堵塞,心肌细胞就开始坏死。这好比农民浇地,如果水渠堵了,庄稼肯定要旱死。”上午7时许,迈出电梯,在13楼心血管病房走廊,老远就听到刘恒亮那独特而又熟悉的“快言快语”。

循声望去,只见他正向一位患者耐心地解释。“刘主任,我是17床的。”一会儿,一位患者家属走过来,一脸的期待。

“走,过去看看。”话音刚落,他就快步走进一间病房,“来,腿伸出来,我摸摸,这疼不疼……”

“第一次急性心肌梗死,情况危急是救命,这次残留性病变是治病,不用紧张,现在你还贫血,再观察两天。”他一边用绷带丈量患者的双腿,一边耐心地解释。

“护士,诸老师家属买饭回来没?”走出病房,他高声喊道。

13床患者,今年75岁,患二尖瓣不全等症。“老太太的包块不要紧,回去买点药吃,大都能自行吸收,你把造影报告复印了,造影光盘刻下来,以后还有用。”拉着老太太儿子的手,他再三叮嘱说。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对于刘恒亮来说,无论查房,还是手术,从来都是一溜儿小跑,风风火火。一位心内科的护士悄声地对记者说:“为了病人,主任还养成了不喝水少如厕的工作习惯。”

问诊、看片、会诊、查房……一上午,刘恒亮就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

“现在工作量大了,压力也更大了,昨日早上8点上手术,凌晨2点下来,整整做了18台手术。” 打开电脑,他用手指着屏幕说,“到目前已经做了1332台手术,除去外出讲课、会诊等,平均一天下来就有10台,没有办法,都是点名手术,患者信任,不好推迟。”

“心内科医生培养周期长,要想上手术台,除了技术外,重要的条件还有一个,就是要有了小孩后,因为介入手术射线对生殖功能影响大。”为何不退居幕后,让年轻人手术?对于记者的疑问,他笑言:“现在放开二胎的呼声高涨,以后这个专业医生的培养周期就更长了。不过,今后我的重点就是培养新人,打造出一个好的团队来。”

“刘恒亮大医大爱,舍小家为大家,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视病人为亲人,对病人满腔热忱,他的身上闪耀着人性道德的光芒。”院长周玉东说,心内科以前只是一个小病区,如今已发展成了三个大病区。今年开展2000多例心脏介入手术,其中约1/3是风险大、难度高的急诊手术。这些成绩都离不开刘恒亮的呕心沥血。

作为医生,刘恒亮深知自己是在透支健康,透支生命,可他说:“有人拿生命赌金钱,有人拿生命赌权力,我拿生命赌事业!”

手术台上永远不知疲倦

“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就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刘恒亮说,“每当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抢回来时,是我最幸福的时候。”

急诊心梗,来势急、难度大、风险高,对于医生来说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作为医院引进的第一个研究生,刘恒亮在急诊心肌梗死手术方面下了番工夫。为了实验,他自己养兔子,吃住和兔子在一块,曾一个月没离开实验室一步,双手被兔子抓得伤痕累累,发热倒下输完液继续干。

“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泡澡,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工作和科研上。”心内科一病区主任赵友民说,每逢假期,别人休息旅游,可他都是用来伏案疾书,或待在实验室里搞科研。

在科研基础上,2003年8月,他和他的团队率先在河南开通了急诊心肌梗死“绿色通道”。

2004年11月,为抢救一个命悬一线的患者,他21天没离开病房。过度的劳累,让他发起了高烧,但他仍守在病人床前。凌晨4时,急诊电话打来,他又一路小跑赶往手术室,检查、会诊、抢救,一直忙到早上8时。

“准时手术!”当日,他有手术,同事劝他取消,可他一边迅速吞下药片,一边坚定地说。3台介入手术,3小时40分钟的高度紧张工作,他坚持下来了,可刚下手术台,他就晕倒了。

就是这位“飞人”,就连生病也不肯放下工作。2006年3月2日,他看病时不慎摔倒骨折,脚肿胀得连鞋都穿不上。医生给他打了石膏,要求卧床休息。可没两天,他就上了手术台。那两个月,他索性吃住在办公室,坐着轮椅看病。

“是刘主任把老头子从阎王爷那儿给抢了回来。”患者李正轩的老伴说,2007年2月16日凌晨,老伴突患急性心肌梗死,心跳曾停止17次,但在刘恒亮的全力抢救下转危为安。

2009年6月13日,惠济区大河路办事处52岁的弓延美,转到医院时已没呼吸,电击救醒后,得知是急性心梗时,因不愿给儿女添负担,故意踢翻手术台。可刘恒亮并不生气,在手术台边耐心劝说。如今,提起刘恒亮,他感激地说:“刘主任是个非常有涵养的人,碰到我这样斗气的病人,两次踢翻手术器械都没放弃对我的救治。”

为了患者,刘恒亮不仅抢救生命,自己还严重透支生命,甚至置个人安危于不顾。2005年深秋,正阳县人民医院一位心肌梗死病人生命垂危……凌晨4时许,刚合眼不久,就被一阵急促的电话惊醒,他披衣起床,连夜赶往正阳。发现病人情况危急,在没有防护衣的情况下,他在X线的直接照射下做起了手术。

每年上千例心脏介入手术,X射线带来的伤害,在他身上一点点累积着。他的脸色明显苍白,视力也变得模糊了。沉重的铅衣长期的摩擦和汗水刺激,让他的后背长满了湿疹,整个后背溃烂。但他说:“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必须做好牺牲的准备,能把患者一个个从死亡线上拽回来,我的身体受些伤害算得了啥。”

每次手术,他从容不迫,为同事、为患者留下一个个惊叹号。而他却笑着说:“为拯救病人的生命,我整日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恐惧之感,夜夜不敢放心熟睡,从生理上讲,我多么希望C型臂时不时出点小毛病,这样我就可放心睡上一宿,但从职业上说,我又希望机器百年不坏,以免延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最佳抢救时机。因为每当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时,是我最幸福的时候”。

坚守心中一方医疗“净土”

坚守心中一方医疗“净土”,是刘恒亮的一生追求。

他定下“铁律”:“永远不吃病人一顿饭,不收一分钱的礼,不拿一个红包。”他说,“病人总觉得给医生送礼心里才踏实,他会打听你喜好。这个口子一旦打开,就再也堵不住了。”

有患者不相信这一“铁律”,千方百计想打开一个“口子”,但无疑都是枉费心机。

护理部副主任王贺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康复后,两个做生意的儿子非常感激,送来2000元红包,刘恒亮实在无法拒绝后,就托她交到了住院处记到病人账上。

兄弟俩不甘心,就买来礼品,悄悄尾随刘恒亮去家里。当从猫眼中看到后,他说什么都不开门。僵持了一个多小时,儿子该上学了,可他宁让儿子迟上学也坚持不开门,最后兄弟俩只好悻悻而归。

有的患者想请他吃顿饭,天天到办公室堵他,但他就是不接受。同事亲戚过来看病,给买来一包糖,他一颗也不吃。

有人不理解他的做法,好心劝说他别“落伍”了。但他说:“廉洁是医生的本分。如果一个医生乘人之危收受礼物,他的行为绝不亚于一个拦路抢劫的强盗。”

一次,老家一位患者来看病,送来自家蒸的馒头,被他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家人不理解,他说道:“只要在这个治病救人的岗位上,就不能开这个先例。否则,现在有馒头,明天就会有红包!”

母亲做白内障手术,同事们知道后前去看望,令同事尴尬的是,他竟把同事送的东西扔到了门外。

“我们都觉得他太死板,但他说不能开这个头。”护士长张志芳说,这里没有一面锦旗,没有一封感谢信。不是没有,是主任他不让收、不让挂。

对送礼者冷眼,但对同事很火热。科室有人生孩子,刘恒亮总是嘘寒问暖。几年来,他还把医院奖励给个人的12.1万元奖金拿出来,一部分捐献给了“希望工程”,一部分发给职工。

“既要治好病,又要少花钱,能省一分是一分,老百姓攒点钱不容易。”对患者,他总是千方百计地省钱。做手术时,他常说的一句话是:“看看造影剂还能不能再挤出来点,能省就省。”对农村病人,他更是真心对待,“农民挣钱不容易,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都要尽量帮他们省钱。”

刘恒亮对病人发自内心的尊重,让病人第一眼见到他,都会感觉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医生,是一个可以把生命托付的大夫。

“不敢离开郑州,怕随时有患者看病;不敢睡死觉,以保持随时有清醒的头脑;不敢喝酒,怕耽误工作;不敢开家门,怕有人来送礼。”这“四个不敢”正是他心中装满患者的内心真实写照。

最大的欠债

就是人情债

刘恒亮把全部心血都给了患者,对家人近乎苛刻,留给家人亲友的唯有遗憾。他说:“人生最难偿还的是人情债,我这一生永远还不清的就是人情债。”

他年近8旬的母亲,至今住在老家沈丘县槐店镇河南办事处。虽母亲身患白内障、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但10多年来,他没有专程回家看望过母亲一次,没有陪她过过一个年……每次都是会诊病人时匆匆回家看她一眼。

“多次想接母亲过来,可她不肯来,勉强来住几日,就要回去,说在这里没有人说话,下一趟楼都很麻烦,好在4个姊妹住在附近,可以经常过去照看一下。”提起母亲,他的眼里闪烁着泪花。

5年前,伯父患急性心肌梗死,希望作为医生的侄儿回去一趟,他没能及时赶回去。妹妹的儿子患上尿毒症,作为“主心骨”的他也没有使上力。

春节团圆,对老母亲是盼望,对于妻儿也是奢望。“结婚后我没穿过他买的一根纱。家里的事就没管过。为此我恼过、也恨过,甚至想过分手。”如今刘恒亮的妻子崔喜芝,早已习惯被丈夫忽视的生活,对他也没别的要求,只希望他能保重自己的身体。

提起父亲,儿子刘洋说:“我们每天说话不超过两分钟,有时一个月也不超几分钟。偶尔的过问就是看到我成绩下降时雷霆大怒。”

由于对儿子过于严厉,又没有为儿子付出时间和精力,巨大的反差导致父子之间的感情鸿沟越来越深。儿子多年不曾开口叫个“爸”不说,还几乎父子成为“仇人”。最后,两人不得不进行的交流需要孩子母亲中间“传话”。

为弥补父子间隔阂,他曾含泪给儿子写了一封3000字的道歉信;也曾深夜12点,拖着打着石膏的伤腿,偷偷回去看一眼酣睡的儿子……

尽管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对儿子的希望。高招填报志愿的前夜,他隔着门喊道:“儿子,学医吧。”

欣慰的是,儿子如他所愿走上了医学道路,并最终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刘洋说:“为病人付出心血,是父亲一辈子的追求。看到父亲憔悴的面容、疲惫的双眼,我最想对父亲说的是,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

“公事大于私事,事业大于感情,患者大于家人。”刘恒亮用坚韧的付出,点亮了病人的生命之灯,更点亮了一个大医精诚、光照他人的医者崇高形象。

采访手记

早在2006年,记者就开始采访刘恒亮。几年来,每次采访都被他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辉所感动、洗礼。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对医生不收红包、不接受病人宴请,开始变得不理解,甚至不可思议;不知何时起,我们耳边时常充斥医患纠纷。刘恒亮却不为世俗所扰,一如既往地恪守着“永远不吃病人一顿饭,不收病人一分钱礼,不拿病人一个红包” 的道德底线,甘于过着“乏味”、“透支”生命的幸福生活。

生活的“乏味”,让他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病人身上;生命的“透支”,让他在抢救生命的赛道上一路闪光;而最终收获的“幸福”,就是把无数濒临死亡的病人从生死线上抢了回来。

作为一个纯粹的医者,生命的意义无非在于此。刘恒亮身上的这些“乏味”、“透支”、“幸福”等人性闪光点,值得人们去体味深思,它的现实价值不在于抢救了多少患者生命,而在于对医务工作者道德的拯救和重建,对于社会日渐迷失的医患关系的理性回归,都具有令人肃然起敬的标杆意义。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