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垃圾箱“严禁人畜入内”缺乏人性
“混世魔王”标语做给谁看?
网络
不是肆意伤害的特区
官员照片马赛克
防敲诈还是防监督
倒塌的居民楼
怎就不算危房
学术期刊何以成
商业交易的“沃土”?
超八成人认为
自己大材小用
领导干部财产公示
是反腐败重要部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学术期刊何以成
商业交易的“沃土”?

学术期刊何以成

商业交易的“沃土”?

一期学术期刊“版面费”收入约25万元,4000字的学术论文需缴纳至少2000元……记者近期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学术类期刊通过“卖版面”获取经济利益,导致劣质论文越来越多。学术期刊为何成为商业交易的“沃土”?劣质论文对学术水平的负面影响有多大?(12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

学术期刊卖版面“造”论文垃圾现象早已屡见不鲜,它挤占了有真实价值学术论文发表的空间,也使学术期刊沦为敛钱的工具。笔者以为,正是由于现行人才评价、学术审核及价值评估等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最终导致了学术期刊卖版面“造”论文垃圾现象的发生。

首先,人才评价体制不健全。一方面,作为学术载体的学术期刊,在改革后大部分要适应市场化要求而生存,这就催生了学术载体的市场化发展而忽视学术真实价值的追求,这为“学术浮躁”的产生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另一方面,由于人才评价体制尚不科学,使得很多投机分子借制度“漏洞”获取了与其能力并不相称的荣誉或评价,这种现象的存在进一步激发了学术界投机取巧的“从众心理”,使学者心态更加“浮躁”。

其次,学术发表审核体制不健全。一般而言,相应级别论文是否具备发表价值,是需要相应权威人士进行严格的审核把关后才能在相关期刊上发表。由于学术发表审核体制的不健全,个别期刊及相关专家受利益驱动,对论文质量放松了把关,进而使论文发表的审核机制成了权力寻租机制。

最后,学术价值认可体制不健全。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后,是否具备相应学术价值,是否有抄袭之嫌,目前没有一个权威的科学评价体制及相应的评价机构,这很容易给学术乱象的产生提供可乘之机。对学术人而言,论文一经刊发,无论价值大小,均“万事大吉”,只等东风一到便可派上用场。

要彻底消除学术期刊卖版面“造”论文垃圾现象,在治理时还需从创新学术管理体制方面加以入手。首先,要创新学术期刊等学术载体和人才评价科学管理体制,使其符合自身发展的本质规律。国家要引导学术期刊等学术载体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走可持续的发展战略,避免为眼前小利出现短视行为;在人才评价体制上,要建立更科学的能反应人才真实素质与水平的评价体制,使人才真正“名副其实”。

其次,要创新学术发表和学术价值评估审核体制,使责任心强素质高的相关学术领域的权威人员作为学术能否发表的把关者,尽量使学术发表与否和期刊利益脱钩;在学术价值评定上亦应建立相应的科学体制和评估机构,使学术价值真正能“价”符其实。

最后,要创新学术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严密的学术发表、价值评估监督管理体制,使造假者、权力寻租者等都无机可乘,一旦被发现,要严肃查处,让其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从而为消除学术期刊卖版面“造”论文垃圾的不良社会现象建立严密的法治监防护网。 杨 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