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空气质量近日污染严重
建议老人减少户外活动
机器人大厨火车站掌勺
村官杨小周:
“当代愚公”劈山凿路引来幸福甘泉
春运火车票首日售出8万余张
租车酒驾肇事逃逸
警方五小时破案
春节绿博园赏花去
wx3163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村官杨小周:
“当代愚公”劈山凿路引来幸福甘泉

村官杨小周:

“当代愚公”劈山凿路引来幸福甘泉

本报记者 覃岩峰 文 丁友明 图

古代愚公移山的故事发生在王屋山,而巩义市涉村镇北庄村支部书记杨小周带领村民凿通了一条916米长的隧道,从黄家山北麓引来山泉的故事,被誉为“愚公移山”的现代版。

“北庄人惜水如惜油,赶集上店才洗头,洗脸水澄清洗衣服,刷碗脏水喂猪牛。”这是巩义市涉村镇北庄村流传的一首童谣,也是北庄人惜水如油的真实写照。

在杨小周的记忆里,水在北庄村是奇缺的。水资源枯竭季节,人畜用水要到数里外镇区或邻村车拉人挑,北庄人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挑一副水桶到三四里外的邻村担水。

北庄人落下了贫水和贫穷的名声,谁家姑娘找婆家听说是北庄的,就会一口回绝。

为了改变现状,北庄人尝试着各种努力。

1988年,北庄村聘请中国有色金属勘探公司钻探出245米的深水机井一眼,没过几年地下水位下降,机井被闲置。

从2001年开始,北庄村用两年时间修建容纳30立方米的家用水池300余个,利用汛期的雨水和4公里外的黄家山崖下泉水作为补充,缓解了北庄人吃水难问题。但是,由于水中含氟量过高,不符合人畜饮用水标准。

2005年,杨小周出任北庄村党支部书记。他认为,建水窖、修水池收效甚微,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经过水利专家考察论证,北庄村人畜用水一年需7.5万立方米,而黄家山北面滴水沟年供水量超过100万立方米,若开山凿洞将水引到北庄村,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北庄村以及邻村的用水问题,还可浇灌土地近千亩。

最终,杨小周下定决心利用落差, 从黄家山打隧洞引水。

要毫无偏差地凿穿一座大山,怎样制订科学的施工方案?工程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于北庄村来说,这一决定无异于天方夜谭。

然而杨小周坚定地说:“古时候有愚公移山的故事,现在我们也要学习古人的精神,一代人没把隧洞挖通,下一代接着挖,总有挖通那一天。”

为统一全村干群思想,杨小周先后20次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到杨家寨山北的冷沟和滴水沟寻找水源,先后6次聘请巩义市水利规划方面的专家到黄家山实地考察、论证、规划、设计。

在寻找稳定水源的过程中,杨小周不知摔了多少跤,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鞋,有一次差点摔下数十米的悬崖。

“功夫不负有心人”,北庄村引水工程得到了河南省发改委、省水利厅批复的立项报告。

2007年12月,北庄村饮水工程开工建设。

北庄村离黄家山下约2000米,原来只有一条崎岖不平的小路,要想凿山引水,必须先修路。为了节约有限的资金,杨小周带领全村老少,每天奋战在崇山峻岭上。仅用半个月时间,北庄村就修通了2000米长、4米宽的施工道路。

为了筹措工程款,杨小周先是把自己家中的1000多斤粮食卖掉捐出来,后又找到两名公立教师作担保,以个人名义在农行贷款2万元。杨小周的行动感动了北庄村村民,他们纷纷拿出微薄的积蓄,甚至有的群众为捐款卖掉了家里的牲畜,短短几天时间内就收到群众捐款9万多元。

施工过程中,杨小周和工程队13名工人在山上安了家。隧道口的空地上,两个四面透风的帆布帐篷就是杨小周和工人的宿营地。夏天他们顶着蚊虫的叮咬,冬天他们顶着刺骨的寒风,吃在帐篷外,住在帐篷内,挂面、馒头蘸点辣椒水,成为一日三餐。

就这样,北庄人依靠愚公移山的精神,用简单的工具,经过近两年的奋战,2009年9月3日,一条长916米、高2米、宽2米的引水隧洞全线贯通。

引水隧洞开通后,杨小周又带领全村干群四处筹款,加上上级拨款,从黄家山北铺设了一条1000多米的3寸引水管道,在黄家山南麓修建了一座储水量达4000立方米的郑州市村级标准化程度最高的蓄水池。

如今,蓄水池通往各组的主干管网已经铺设完毕,北庄群众全部喝上了自来水。

“有水了,等今年村里野生桃树、杏树、山枣树、皂荚树等嫁接工作全面完成后,林果业将会成为群众新的增收渠道。”看着新嫁接的核桃树,杨小周对北庄村的未来充满了无限期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