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新郑·法制 上一版3
“三个切入点”提升执法办案能力
,你只有12分
法官回访
彰显温情
“魄力”彰显魅力
公交车司机急刹车
乘客受伤谁担责
法制快讯
请进来“挑刺” 走出去讲法
twg3112
tba10c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魄力”彰显魅力
——记新郑市新村镇张垌村人民调解员吴小伍

本报记者 高凯 实习生 韩江华 通讯员 张勇

今年57岁的吴小伍,虽然话不多,可是每当谈到调解这方面的工作,他就“滔滔不绝”,神采奕奕。多年的调解生涯,伴随着他的真诚付出,换来了老百姓的真心拥护和爱戴。如果细细思量乡亲们啧啧称赞的话,你会发现离不开一个词:“有魄力”!

翻耕田地,两家村民因田地边界不清争吵不断。“哪里有纠纷,哪里有小伍”。两家人不约而同地找到了他们信服的调解员吴小伍。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吴小伍心中立刻有了对策。“眼瞅着别人家的小麦早已种下,你们连地还没犁,届时影响收成,怨谁?”吴小伍一语说中两家最揪心之事,更是坚定了两家快点解决矛盾的心思。

“既然找我来说事儿,那就按我说的办,我的脚一划,那边的田地是他们的,这边的是你们的。”吴小伍掷地有声,魄力十足。看着他不容置疑的眼神,争执的两家倒是不约而同地选择沉默。还是一起前来的村民组长笑着解开了大家的疑惑:“这是村里分田地的底册,今天一早我们俩就按照上边的数据拿着皮尺把地边量好了,还重新栽上了木橛儿做标识,以后地边就好找了!”

原来,吴小伍的“魄力”,是建立在有理有据基础之上的快刀斩乱麻!

2008年,新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就已经开始扎实推进。新村镇张垌村作为新农村建设整改村,按照要求必须将村民门前屋后的空地按标准硬化,很多村民表示不理解,一门心思吵着修路。

“路要修,门前屋后也要硬化。搞新农村建设不是合你意了你就做,不合意了就抵触。”吴小伍临危受命,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分头做村民工作,罕见地严肃起来。同时,吴小伍毅然把自己家门前屋后一夜之间进行了硬化,并按照要求建了小花坛,但没有用村里的新农村改造资金。“有魄力!”村党支部书记不由伸出了大拇指。在他的带动下,有抵触情绪的人慢慢静下心来听政策、听前景。没多久,一场轰轰烈烈的庭院“四改”(改厕所、改庭院、改厨房、改畜圈)活动在张垌村开展起来。村子日渐呈现“村容村貌好、基础设施好、经济发展好”的新气象!

原来,吴小伍的“魄力”,是建立在真诚付出基础之上的不屈不挠!

说起对调解事业的心得,吴小伍颇有感触地说:“村民所有的不理解,在我看来都能理解。关键是我们工作时是否耐心、真诚,工作中是否正义、公平。”

吴小伍的儿女在外工作,家里还种着十多亩地,但他从来没有为此耽误过调解工作,也从未想要放弃过。他把调解当作自己的事业,悉心地经营着。他常说自己没有多深厚的法律理论功底,只是想把当事人最真实的思想客观地表达出来。没错,用他的话来讲,调解是可以双赢的!

“小人物”办大事,为构建和谐社会拧紧了“安全阀”。新郑市新村镇相关负责人说:“可别小看吴小伍这些调解员,好多事儿都是化解在基层,如果没有他们这道‘防火墙’,小事儿也会变成大事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