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郑风 上一版3
绿肥红瘦
古董局中局
中原收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原收藏

宋耀州窑

青釉刻花花口瓶

耀州窑初创于唐代,由于胎土中杂质较多,烧成后瓷器不够匀净、光洁;五代时较唐代胎质细密,气孔较小,通体使用化妆土,从剖面看除深灰色和铁灰的黑胎外,还有两条醒目的细白线加于胎釉之间;直至宋代中期,开始进入耀州窑的鼎盛时期。此时烧制、装烧工艺明显提高,所制器物质地精良、风格鲜明。器物火候高,质地坚实,胎薄釉匀。晚期器物胎质更为精致细致匀薄,但渐少有中期自由潇洒之韵致,而趋向平稳、工整、秀丽端庄。

一般来讲,北宋早期耀州窑生产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胎有两种,一为铁黑的黑胎,一为淡灰色的白胎。胎质颗粒较五代时细,但胎质疏松与五代时相近,并有气孔。北宋中期耀州窑生产的瓷器已不见有黑胎,均为颗粒细小均匀的浅灰白胎。胎质致密,没有早期疏松和气孔的现象。其青瓷釉色的色调相当稳定,不见早期的多级色差,均呈典雅深沉的橄榄青,釉面温润有玻璃感。除青瓷外,此时期还生产有黑釉、酱釉和黑釉酱斑瓷器。胎薄釉匀,釉面有裂纹者较多。至北宋晚期,耀州窑烧制的瓷器虽胎土 的颗粒较中期稍大,但仍很均匀,胎质也十分细密,胎多呈灰白色、浅灰色和土灰色。

河南中原收藏文化研究院供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