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郑风 上一版3
绿肥红瘦
古董局中局
中原收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你的幸福无人可比

鲁先圣

在乡下,那些在都市里环环相扣、一刻不停的时间渐渐消失了,只剩下悠闲的光阴在慢慢踱步。

在乡下拥有一座独立的院落,有一个宽敞的房子,房子里有一些基本的可以使用的简单家具,院子里有几株树,有几分可以种菜的土地,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我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去年,把这些梦想变为了现实,我现在就有了一处随时可以居住的院子。

林语堂先生说:“我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胆量。”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就不容易了。世界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世界上又有多少人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

从喧闹的生活中失踪,暂时离开那些诱惑和功利,这已经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梦想。可是,不要说让自己失踪很久,就是失踪短暂的一段时光,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勇气。

我在多年以前,就明白自己这么多年努力攀登的,其实是一座无法抵达的山峰。这个山峰是用无数的贪欲、财富和无数的权力的尸骨堆积起来的。人到中年了,我连山腰都还没有到达,我就发现上面漫山遍野的尸骨和哀鸿了。

很多人似乎是患上了熟视无睹的夜盲症,面对那恐惧的惨相,丝毫没有畏缩,明知道自己也会有那样的结局,依然前仆后继。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被誉为“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他有一首短诗《未选择的路》发人深省。其中最著名的句子是:“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涉足,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诗人的寓意是,他站在人生的路口上,他两条路都想去。他选择人少的一条路,这条路充满挑战。他想留下一条路改日再来走,但路很长很长,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再回来了。诗人表面上似乎是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它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如果到了人生的终点再想走另一条路,却没有机会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面临这样的抉择,当我们发现自己选择的是一条不归路的时候,又有多少人幡然醒悟、改弦易辙?

大家都在一刻不停地朝着那座贪欲之山攀登着,极少有人在意自己心灵的园地。我一直以为孔子是教育人们追求事功、闻达天下的。可是当我最近再一次研读《论语》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实在是曲解老夫子了。他的“君子不器”说的是什么意思?是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他甚至用这句话来抨击那些批评他学无专长的人:我就以赶马车为自己的专长吧。

他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这句话说得就更加明白了,他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学问,要追求心灵的洁净,而不是外在的名誉和功利。

原来,孔子比谁都在意心灵的感受,在他看来,心灵的快乐是人生最重要的。

我一直相信,不论是多么高深的人,如果他远离了自然,他就远离了生命的本真,他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到世界的真谛和本源。因为,我们的一切都是自然给予的,我们是自然的一分子。

世界上所有那些杰出的巨人,都是自然的儿子。赫拉克利特一直居住在那所破庙旁思索。他出生在伊奥尼亚地区爱菲斯城邦的王族家庭里,他本来应该继承王位,但是他将王位让给了他的兄弟,自己跑到女神阿尔迪美斯庙附近隐居起来。世界上无数的国王都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但是,他那句“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却成为人类文明永恒的光芒。

选择乡下平静的生活,就是要你彻底解开缠在身上的锁链,回归得到本来的自己。

只要自己还在,你就没有损失什么。身外的一切,不过都是我们的从属。在明月星空下的自然里,当那个本来的自己回来的时候,你的幸福无人可比。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