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 凯 通讯员 刘象乾 文/图
早上不到6点,新郑市城关乡官刘庄村三级网格长岳新民就出了家门,既是晨练,也顺便到村民家里了解一下情况,因为只有这个时候人最齐。
岳新民已任官刘庄村村主任26年。不过,他最看重的是当上三级网格长后,村民们称他是“大管家”。
“管家”,管好家是最起码要求,当上网格长后,岳新民感受不同。他说:“过去,村民来说事,出面管管就行。现在,要一管到底,直到村民满意,而且是家家户户都要去管,还要主动去管。”
去年10月,秋播在即,市场上7元/斤的玉米种子有些贵,加上对假种子的担忧,不少人心里忐忑。岳新民得知村民的想法后,一边找有经验的专家请教,一边联系有关部门说明村里的实际情况。3天后,岳新民联系上一家种子公司,还拿到了5元钱一斤的玉米种子。种子公司和村里签订质量协议,打消了村民顾虑。这样算下来,一亩地省12元投入,全村能省3万元左右。大家都夸岳新民这个“大管家”当得名副其实。
一群人的事,岳新民管得好,一个人的事,岳新民也不含糊。谁家有困难了,他跑前跑后,帮办低保;谁家想发展,想开个小厂、小店的,他也出主意想办法,让有心创业的村民圆梦。岳海燕办了个养鸡场,但她养殖知识有限,岳新民主动上门指导,如何提高鸡蛋产量、怎样加强防疫、饲料如何配比等,可谓苦口婆心。岳海燕的养鸡场有了起色,逐渐红火起来。
“时代进步,村民的需求也比过去多了、高了。”岳新民说,当好“大管家”更得与时俱进,村民法律意识有了、维权意识有了,咱当网格长,也得注意学习、思想不断进步。
按照新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官刘庄村今年将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岳新民说,他心里一直想怎样带着乡亲们过上那种住上新房、能上网、有小车的好日子。现在机会来了,他想和大伙儿一起把这件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