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把群众满意
作为检验标准
“月子水”击中
市场监管软肋
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需拿公权开刀
另一个角度看质疑
铁路部门该如何照顾农民工?
借 用
网络不是虚假社会
何谓好文风
官话套话的衍生物
是假大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铁路部门该如何照顾农民工?

农民工群体在网上抢票具有天然劣势,由于库存票有限,只是增加售票渠道意义也不大,应利用提前售票等方式加以照顾。

日前,有网友登录铁道部12306网站,发现“农民工团体查询”永远显示着“票已售完”或者“无此席别”。而不会网上购票的农民工张治平和庞久文在火车站排队买票,却发现大部分回家的票早已售光。

或许是12306曾经出过故障,或许是铁科院迅速改进了网站代码,笔者随后在12306的“余票查询”中找到了“农民工团体查询”功能,并成功查询到了从北京首发的至数个城市的多趟车次余票信息。但查到票不等于能订票,12306写得很清楚——“农民工团体票请到车站专窗办理”。意思是此处仅提供查询服务。

其实人们并不纠结于12306的技术细节,公众真正关心的,还是铁路部门在春运这个特殊时期,如何照顾这些“不会上网、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民工群体。

毫无疑问,即便铁道部专门在12306上提供一个接口,专门供农民工购票,也是低效的。因为不同于学生,“农民工”的身份在网络上无法轻易判断。再退一步说,假如农民工都有唯一对应的身份识别,并可以在12306享受购票专区服务,也同样意义不大。因为库存票就那么多,以农民工们的计算机水平,如何在“20秒抢光一趟车”的春运时节和全国网友比拼鼠标?

春运时期,火车票已不再是单纯的商品,更带着福利品的意味。如果国家的政策,正是想让福利品能够及时有效地送达农民工等亟须福利保障的群体手中,那么就必须承认并正视火车票的福利属性,从票仓中为农民工群体专门划拨一部分。在实现方式上,可以使用提前售票、身份对应售票等办法,福利便可以有针对性地高效发放。实际上,国家已经在部分地区为农民工团体办理提前售票,但提前的时间量和宣传力度还不够,否则也不会有如此多农民工兄弟望网兴叹。

所以,关键问题不在于12306能帮农民工查到多少车票,而是铁路部门能分给农民工多少车票。 李慧翔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