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将军柏

侯发山

我每次去登封,无论是去办事还是会朋友,抑或专程游玩,嵩阳书院是必去的一个地方。

登封的旅游景点众多,嵩阳书院就是其中的一个精华,它背依嵩山主峰峻极峰,面对潺潺的双溪河,两侧峰峦环拱,院内有汉封“将军柏”,人称稀世珍宝,门外有大唐碑,素有“嵩山碑王”之称。柏、碑互相挺峙映衬,为古老的书院增添了古韵清幽。乾隆皇帝游嵩岳时,曾在此留有“嵩阳书院景最清,石幢犹纪故宫铭”的诗句。这是缘由之一。其二,嵩阳书院是我国古代高等学府,是它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商丘的睢阳书院,并称我国古代四大书院。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司马光、范仲淹等均在此讲学,司马光在嵩阳书院完成了《资治通鉴》的部分文稿。笔者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学爱好者,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文人,但也想沾沾古圣先贤的仙气,以期获得一些灵感。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嵩阳书院有两棵将军柏。两棵将军柏树围都在四米以上,树身虽有部分树皮脱落,但生机尚存,枝叶犹茂,苍劲挺拔,极具仙风道骨般的神韵。

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正月,汉武帝刘彻登游嵩山,走进嵩阳寺(宋代改建嵩阳书院)的头道门,看到一棵从未见过的高大柏树,感叹之余,不禁加封它为“大将军”。不料来到正院后,兴致勃勃的汉武帝迎面又看到一棵比“大将军”还高大的柏树,有心再封它为“大将军”,但前言已出,无法更改,便将错就错,指着这棵大柏树说:“朕封你为二将军。”也有随从在旁提醒皇上:这棵柏树可比前院那棵“大将军”还高还大!但汉武帝金口已开,哪容再更改?便龙颜大怒,强词夺理:先入者为主!众人虽有不服,也只好叩头称是。封过“二将军”,汉武帝又见到一株更为高大的柏树,皇帝更是知错不改,面对这棵大柏树说:“再大你也是三将军了!”皇帝封赏,名实不符,虽然赢得随从众臣一片附和之声,三棵柏树却各有想法:“三将军”自知最高最大,在三者之中却被排在末位,气愤之极,竟枝叶枯萎,一命呜呼。现在游人已经见不到它了。“二将军”觉得自己比“大将军”高大得多,却屈居第二,满腔怨气无处发泄,天长日久,竟气炸了肚皮。现在二将军树干下部,还存有能够容人置身的裂迹。“大将军”则因自己不称职而感到受之有愧,无脸抬头见人,所以经常低头弯腰,久而久之,慢慢就变成现在这样的弯腰树。人们还给编了一个顺口溜:大封小来小封大,先入为主成笑话。三将军恼怒被气死,二将军不服肚气炸。大将军羞愧低下头,金口玉官难评价。

其实,这只是人们的想象和臆测。人们把在社会现实中的不公待遇、名不副实、遭遇不平等等,强加给了将军柏。站在柏树前的人们也不愿意去考证事实,因为许多人都有类似的不公经历和不平遭遇。站在将军柏前,每个人都会因柏思人、因树度己,而各有所悟、各有所得,从而获得某种心理上的平衡。将军柏是清白的,将军柏是无辜的,它们没有那么多私心杂念,只是想着如何亲吻大地把根往下扎,拥抱天空把身子往上长。它们历经风雨、雷电,酷暑、严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心如止水,宠辱不惊,风雨也好,阳光也罢,顽强地活着。据专家考证,将军柏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或许将军柏什么都知道,之所以“忍辱负重、默默无闻”,为的就是让那些失意的人们有一个释放情感的地方,从而获得一种虚拟的优越感。

难道说,将军柏对生命的挣扎和生存的执着不值得我们感动吗?对自然的不屈和生命的热爱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我想,真正可怜的倒是在将军柏前来来往往的芸芸众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