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枣树沟
冬季多喝汤
《羽蛇》
阅汉堂记
荔浦“三宝”
lh2c113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冬季多喝汤

孙方友

四大名菜川、粤、京、苏都讲究做汤,中国自古就有“唱戏的腔,厨师的汤”之说,可见汤之重要。

饮食中,汤是一个最庞大的家庭。上八珍中的燕窝汤;中八珍中的鱼翅汤、银耳汤;下八珍中的海参汤、龙须汤、鱿鱼汤都属名汤。民间的羊肉汤、狗肉汤、牛肉汤、莲子汤、山药汤、绿豆汤、胡辣汤以及红芋粥、小米粥、八宝粥、玉米羹皆属汤的种类。宋人苏东坡就嗜粥,曾说过“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出新,利脾益胃。粥即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的话。末代皇帝溥仪更是嗜汤有名。他用膳的地方在东暖阁,每餐的饭菜要摆三四八仙桌,光粥就有五六种之多,各种汤达十多种。溥仪除去爱喝汤,也爱养狗,养的狗有一百多条。他最喜欢的两只警犬,一名弗格,一名台格。弗格是西德品种,浑身通白,由于平常爱喝溥仪剩下的汤,时间一久,竟使白狗变黑——可见汤的威力了。慈禧太后爱喝莲子汤是众所周知的。莲子汤为夏汤。《医林篡要》曰:“莲子甘平,甚益脾胃。”《本草纲目》中说:“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炎夏补津液,清热养神。一到秋冬之季,老慈禧就改喝参汤了。参能兴奋中枢神经,兴奋垂体,增加肾上腺皮层功能——可见汤在慈禧养生之道中的位置了。汉刘邦最爱喝的是狗肉汤,而且多由樊哙亲手调制。因为樊哙和荆轲都是秦末年间有名的屠狗行家,所以很善做狗肉汤。狗肉汤溢气、宜肾、润胃、健腰、暖膝、轻身、壮力气、安五脏、补血脉,算是治好刘邦征战中落下的老寒腿。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爱喝牛肉汤,豫苏皖一带至今流传着他偷牛熬汤的故事。清末湖广总督瑞瀓爱喝一种在鄂西土家族流传了一千余年的“鄂西缸汤”。据说这是一种独特的炖汤,制方独特、选料精良,口感奇鲜,滋补功效显著,颇具养颜妙用。相传当年瑞瀓还想将此汤作为贡品献给皇上,只可惜辛亥革命兴起才未如愿。清代养生家王士雄在《随息后饮食谱》中曾对这种缸汤有过详细记载,说该汤选用鲜活主料,焯水后,加上由山泉水调制出的高汤,再配以各种名贵药材、佐料,装钵后用铂纸封闭,置于一大缸内温火炖7~8个小时出缸,方可食用。据说这是土家族大户人家专为产妇研制出的一种滋补汤。这种温火炖汤与煅火汤不同,煅火汤性烈,油大,易生火,更宜长脂肪,补虚的同时也补大了肚子。而这种汤已在缸内蒸跑了油气,百沸后能清洗体内多余物质,达到一种生理平衡,很适合眼下营养过剩的食客。上世纪80年代前去葛洲坝参观,曾在宜昌喝过这种汤。味美醇厚,余味绵长,至今记忆犹新。原想今生难喝到这种汤了,不料前几天,朋友在红专路一家名为德源食府的地方请客,突然又喝到了“鄂西缸汤”,惊喜之余,我还特意与两位炖汤的土家族师傅合了一张照。

其实,汤的作用早已引起世界人民的重视,上些年日本流行喝汤热,风靡至今。世界十大酒店之一的威尼斯西普里安尼酒店里就有一条“剩菜莫剩汤”的警句,足见汤在发达国家中的位置了。

说了这么多汤的好处,目的一个:劝君每日多喝汤,养颜抗衰寿延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