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中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师生幸福之路 从德育开始
2012年度回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2012年度回顾
关键词:城乡均衡李园园关键词:无私支教

助推郑州教育发展十大人物

本报记者 李 杨

郑州教育发展的累累硕果,离不开那些为教育事业付出毕生精力的郑州教育人。2012年,在郑州教育这方热土上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乐业进取、爱岗奉献,他们的故事并非轰轰烈烈,但在他们每个人名字的背后,都充满了对理想,对信念,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深深的眷恋与坚守。

本期,本报将和读者一起盘点2012年那些令人崇敬与感动、为郑州教育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郑州教育人。

“一人双岗”

关键词:城乡均衡

有人说,他们是“速成林”。因为他们大多是从一线优秀教师成功完成“三级跳”,成为城乡两所学校的业务领导。也有人说,他们是“拼命三娘”。因为他们有拼的精神,闯的勇气。在他们当中91%是女性。还有人说,他们是二七教育的一支铁军。用坚强、执着、智慧、创新,架起了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桥梁。

他们,就是二七区由23位成员组成的城乡“一人双岗”团队。

自2009年的破冰之旅,“一人双岗”城乡均衡团队不断壮大,由“一对多”到“一对一”再到“一人双岗”抱团发展,形成了网格状立体交互发展态势,他们始终铭记 “志存高远 知责奋进 锐意创新 勇争第一”的二七教体精神,不断创新求变,形成了城乡学校无缝对接的态势,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城乡均衡之路。

城乡“一人双岗”身兼城乡两校的业务副校长职务,本身又是学科、教科研等方面的业务精英,利用自身优势,通过教学共研、学科共建、科研共探,师带徒、相互跟踪课堂学习等活动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提升了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通过学习城市学校品牌建设的经验,生发出立足农村学校的生态学校文化,赋予了农村教育自身的造血功能。

自实施“一人双岗”以来,二七区的农村学校捷报频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在不断证明着二七教体局“一人双岗”用人机制是破解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

李园园

关键词:无私支教

李园园是二七区解放路小学一名年轻的美术教师,她积极响应区教育体育局支教政策,多次申请支教。2010年9月,她到二七区最偏远的马寨闫家咀小学支教。学校宿舍简陋,生活用水极其紧张,一周22节的课程,让这个柔弱的城里姑娘尝尽了苦楚,但她从未感到委屈和后悔。面对从未接受过系统绘画训练的孩子们,她手把手教,反复示范;她编写儿歌,生动了美术课堂;她举办各种美术活动,丰富了农村孩子的校园生活;她带领学生在各级各类美术大赛中获奖30余人次,实现了该校美术比赛零的突破。

看到校园单调的白墙、朴素的校舍,她开始了一个浩大的工程。她帮助闫家咀小学确立了以“太阳花”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从设计、购置材料,到施工,三个月的时间,她绘制了30平方米的手绘运动墙、25平方米的大型喷绘、13块3平方米的写真喷绘,她装饰了二三十米的走廊墙面。一年后,当人们来到这所面貌焕然一新的学校,惊异于它的巨大变化,更感叹于这位女老师为学校付出的辛劳与智慧。

一年支教生活结束了,李园园却又做出了一个决定——远赴30公里,义务为闫家咀小学的孩子辅导美术。为了这句承诺,两年来她风雨无阻,用行动展示了一个普普通通、踏踏实实的河南青年教师的形象。

王新 关键词:开拓进取

王新,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航空港区)社会事务局局长。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结合该区教育发展现状,富有开创性地开展工作,促进了该区教育教学工作平稳发展。

在管委会大力支持下,新郑综合保税区的学校建设工作力度空前。继郑州一中国际航空港实验学校、第二小学、实验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后,2011年、2012两年,又有11个学校建设项目纳入市政府十件实事,2013年还将有一所初中、两所小学和两所幼儿园纳入建设计划。在加大新校建设的同时,区财政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对原有学校进行了全面维修和改造,校园面貌全面改观。同时,为新建学校高标准配备了教学设施,并为原有学校更新了教学设备及设施,全面实现班班通全覆盖,区内中小学及幼儿园办学条件日益改善。

为了落实国家“十二五”教育规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王新还在全区教育系统提出了“以素质教育谋发展,以特色内涵铸辉煌”的学校发展方向,要求各学校在认真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走特色发展之路。各个学校从本校实际出发,依据自身优势确立特色目标,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特色发展战略。

海霞 关键词:责任挽救生命

因为她的坚持,生命之花才得以绽放;因为她的爱与责任,才为生命争取了那宝贵的20分钟。她虽是一名普通教师,却用30年如一日的爱与责任,诠释着一名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她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那份坚持的爱,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生命之歌。她就是二七区淮河东路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海霞。

2012年3月27日早晨,海霞像往常一样到教室巡视,看看班上学生的到校情况。熟悉海老师的同事们都知道,这是她多年来养成的一个习惯,每天如此,从不间断。如果看到学生们一个个坐在座位上大声的读书,她才会放心地回到办公室批改作业。倘若发现哪个学生的座位空着,她一准会及时拨通家长的电话,问个究竟。

这天,她细心地发现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小佳慧还没有来上学,就带着强烈的责任感执着地反复拨打学生家中无人接听的电话,终于听到了小佳慧微弱的声音,冷静地判断出学生和其爷爷奶奶有可能是煤气中毒,便及时果断地通知学生的其他亲属,最终挽救了三条鲜活的生命。是她的爱与责任,为学生和家长争取到了生命中最为宝贵的20分钟。

海霞作为一名平凡的教育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了为人师表、爱生如子的师爱与正气。海霞老师不仅是郑州教育人的榜样,更是感动中原教育人的典范。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带着责任和坚持闯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中原大地掀起了一次关于高尚师德的温馨爱潮。

张进 关键词:特殊关爱

“感谢您对孩子的帮助和关爱,我会永远铭记心中;在这辞旧迎新之际,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一条条普通的祝福短信,在张进的眼里却是那样的珍贵,仿佛那一个个特殊孩子的面庞正显现在他的眼前。那是一份感动,更是一种幸福。

张进,金水区丰产路小学校长。在从教31年里,他与许许多多特殊的孩子结下了一份特殊的情感。

龙龙是一个拾荒的孩子,由于母亲有病、家境贫困,他10岁辍学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当张进得知了龙龙的情况后,立刻接收了这个孩子。他把龙龙安排到了六年级学习,又对班主任千叮咛万嘱咐,务必要让龙龙和其他同学一样快乐地学习,接受更多的关心和爱。

王辰也是个特殊的孩子,因为脑瘫生活基本上不能自理,每天必须坐轮椅来上学。这样的孩子就是特殊学校也不愿意接收,但是他在丰产路小学却生活得无忧无虑。张进为了王辰这个特殊的学生考虑得非常细致。为了解决王辰上楼、活动、如厕不便的问题,王辰的教室六年来都被安排在一楼。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张进常说:“特殊的孩子就要给予特殊的爱,让特殊孩子有学上是我们做教育人的职责,让特殊孩子得到更多关爱是我们教育人的良知。”

孙艳 关键词:爱的智慧

孙艳,是中原区刁沟回民小学一位充满热情的年轻教师。在开始教育生涯的那一刻起,她就从未停止过对“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思考,并用自己的真情和巧妙的方式浇灌一棵棵渴望成长的幼苗。

孙艳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农村的孩子从小在大自然中成长,因此卫生、学习、纪律等习惯就成了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

后来她不断地学习总结,并在赏识教育中获得了启发,开始改变策略,用一些巧妙的“意外”来改变孩子们。这天放学,她的椅子被“无意”地放在门口,孩子们排队出去的时候不方便但都绕道而行,这时候,海航迅速地跑过去把椅子搬开。她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就把这件事详细地记在日记上,并大肆夸奖了海航。第二天,她又故意把日记本“落”在了办公桌上。一会儿,几个好事的女生就“上钩”了。就这样,这件事在班里迅速传开。此后的几天,她总是把日常生活中值得表扬的小事写在日记里,并总是有意无意地让学生看到。渐渐地,班里的琐事少了,学习气氛越来越浓厚了。孙艳用自己的智慧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宋庆军 关键词:务实创新

宋庆军,管城回族区教体局党委委员、宣教员,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者。曾经,他站在讲台上,用缜密的思维编织孩子无限的未来;后来,他用行动带领同事,用魅力感染他人,肩负着一所学校的命运;如今,他虽离开了学校,但仍时刻用心灵注视学生成长,用智慧关注教育发展。

当他听到不应该出自学生之口的校园灰色童谣,当校园门口围摊现象日益严重,小人书、漫画书等一些“文化垃圾”不断侵蚀孩子的身心……他顿时感到自己责任重大。于是,一场“净化校园附近文化垃圾,还学生优良成长环境”的战火在他心中熊熊燃起,一份《关于清理校园周边环境,还学生良好成长环境》的提案,在文管办、执法局、工商局等有关部门激起了不小的波澜,掀起了整治高潮。

“少说空话多做事”,是他的座右铭。不论是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还是到管理岗位,他都身体力行,身先士卒。正是他这种务实的工作作风,塑造了他独特的个性。

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一员,他将继续塑造师魂,为了那无悔的承诺,为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一名局党委宣教员,他时刻用行动谱写着一首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动人之歌。

陈丽红 关键词:民俗文化

陈丽红,管城回族区工二村小学校长。从事教育行业的20年来,她始终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铭训,以服务管城教育为己任,在育人环境中勤奋学习,精心谋教,严于律己,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成长。

“身正为师,学高为范。”陈丽红十分注重师德建设。她在学校开展一系列师德演讲活动,并在每年度末进行“感动工二”十大人物评选。学校还积极开展各项培训,为教师搭建提升专业素质的平台,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引导教师读书思辨,开展梯级名师培养和“青蓝工程”,促进师徒共成长。

“传承民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是工二村小学的办学特色。为让学生走近民俗,学校将庙会引进学校,将民间艺人请进校园,举行了“工二村小学庙会节”。在冬至、端午节、清明节等中国传统的节日,学校也会开展传统民俗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中国民俗文化的美。

为了民俗文化早日走进课堂,陈丽红还在学校专门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开发民俗文化为主的校本课程。目前,校本课程《民俗万花筒》的初稿已经形成。不久的将来,孩子们将在课堂上系统学习中原民俗知识,传统的民间制作等等,不断丰富个人的民俗文化知识,学习民俗文化技艺,成为一个个能传承中原民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中原人。

姜桂花 关键词:特殊教育

姜桂花是中原区育智小学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但要知道,特殊学校的平凡岗位也是非常不易的,需要无限的爱心和耐心。因为孩子们的特殊情况,她不仅要帮学生们提裤子、穿袜子、擦鼻涕,还要教学生学会自理,这些都是日常的工作。

姜桂花还是个爱操心的人,除了照顾学生,学校里的事她也能干就干,不管是水管漏水、电线老化、校园里有水、卫生差,还有其他的安全隐患,她只要发现,就会动手。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就是喜欢动动嘴、动动手、跑跑腿。在她眼里,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情都是她应该做的。

2008年6月份,姜桂花发现自己得了乳腺癌,忍着疼痛边治疗边上课,始终没有告诉领导。忍受着化疗的不良反应,看着头发一撮撮地掉,她还是坚持边化疗治病边工作。

在这期间她也承受了很多的委屈,她要经常追赶到处乱跑的学生,处理学生制造的各种意外。这些事让她流过很多眼泪,但她从来都是闷在心里不和别人说。为了能给这些特殊孩子更多的爱,为了能让这些孩子的家长放心,她始终坚守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无私奉献着,也体验着比别人更多的酸甜苦辣。

刘红 关键词:书香乐园

在惠济教育的沃土上耕耘了二十多个春秋的东风路小学副校长刘红,凭着一颗热忱、执著的心追求着为人师的快乐与幸福,感悟着教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刘红曾担任班主任工作16年,注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她所带班级均以“书香乐园”为文化主题,指导学生建立阅读专题成长档案,引导学生从小小的“一室书香”走向将来的“一世书香”。

自2005年开始,致力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研究。从自己所带的一个班级开始诵读古诗,没有教材复印活页纸,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在实践中逐步影响到自己的教研组一起参与,开发教材,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摸索出了从学校到家庭,从课内到课外阅读体系,教师操作性强。阅读范围从绘本、自然科学、人文历史、文学名著、传统文化、国外优秀儿童读物等,倡导用书籍润泽生命,让阅读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如今,如何指导阅读已经成为东风路小学的特色,吸引各地市的参观团慕名到校取经。

扎根在教育的沃土上,刘红从未停下追求的脚步,更无愧于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河南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称号。用她自己的话说:当一个人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所挚爱的事业中去,创新的灵感便会不断出现,生活便充满乐趣,人生便更加充实。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