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闲说祭灶节

马 佳

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所谓“小年”,俗称祭灶节,又曰除尘、扫尘、年关。毋宁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祭灶和小年夜拉开序幕的。

古代祭灶节很隆重。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这一天人们就要在灶王像前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旧时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普通百姓在二十四、渔民船民则在二十五这一天举行祭灶,故有“官三民四船家五”之说。家家户户要将灶王的神龛设在灶房,供上灶王爷神像,或将神像贴于墙上。每逢祭灶之时,人们敬灶王吃灶糖。灶糖,是一种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灶供灶糖,据说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保佑全家老小平安。

河南民间多以传说中的泥匠张奎为灶神,据说他垒的锅台最好用。我在豫东农村见过设在厨房后墙上的灶神,神像是朱仙镇木版,画正中为灶君夫妇,头上为玉宇天宫,下面印有当年历法和农历二十四节气表,还标有几龙治水、几日得辛等字样。

祭灶日多逢农历“立春”,从祭灶开始便正式踏入春节序列了。过去民间将祭灶到除夕这段日子,称为“迎春日”。祭灶这天人们会满怀迎接新年的喜悦,停下手上活计,履行丰富多彩的祭灶送神和扫尘活动。城乡各地会燃放新年的第一轮鞭炮,人们忙于做灶糖、火烧等祭灶食品。在广大农村祭灶仪式更加隆重。人们怀抱公鸡跪在灶爷像前,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此时将鸡称为马,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则称“白马”。满屋子香烟缭绕,充满神秘色彩。祭灶结束后人们就开始吃灶糖和火烧,有的地方则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旧时国人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谋事、经商或读书之人,大多要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传说能吃到家里做的灶糖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古代祭灶的供品相当丰富,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就对此做了详尽描述:“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古时祭灶与春节有着密切关联,传说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灶王爷会带着诸神一道来到人间。其他神仙过完年后再度升天,灶王爷却要长年留守在各家的厨房。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而言就叫“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夜进行,仪式并不复杂,只需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完事了。这时人们开始合家“守岁”,待午夜一过,震耳欲聋的鞭炮齐鸣,“桃符万户更新”的春节——大年初一就惊艳光临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