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国际国内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上接第一版)信访总量同比下降30%;群体性事件起数和参与人数同比分别下降69.12%和57.81%。 “执法力量”成倍增加了 惠济区老鸦陈街道的网格长陈明道早起遛弯儿,无意中发现了一家刚刚开业的黑网吧,他及时上报负责该网格的工商干部,当天上午10点多钟这个窝点就被取缔,从该窝点开始经营到被查处取缔,全程不到4个小时。“这样的处理速度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老鸦陈街道商户李永贞说。 对基层职能部门而言,长期困扰他们的最大难题是什么?“是人手的严重不足!”郑州市工商局金水分局柳林工商所所长马拥军告诉记者,在他们所监管辖区内,平均每1名监管人员要监管2000户个体工商户。1∶2000带来的后果是,市场监管中许多违法经营行为难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发现了也难以在第一时间查处。 “看得见的管不着”,是辖区管理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缺乏主观能动性,更多的是按照上级部署被动式履责;“管得着的看不见”,是职能部门无能力全覆盖履职尽责,形成了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的漏洞和盲区。 针对这一矛盾和问题,郑州市通过差异化职责促进条块融合,改变当前条块分割的局面。在“块”的建设上,实现乡镇(街道)、村(社区)和村组(楼院、街区)三级网格的有效融合;在“条”的融入上,职能部门通过组团式下沉强化基层力量,把45388名机关公职人员下沉到网格单位,加强与块的协作配合,指定专人分包联系网格,实现基层组织单兵作战到上下协同作战,从而达到提速提效。 “自从咱们融入地方网格化监管平台之后,依靠网格形成执法合力,使我们的执法力量得到了几十倍的增加。”郑州市工商局局长岳希忠的说法十分形象:全市1.8万个三级网格就是1.8万双发现案源、反馈问题的“眼睛”,3024个二级网格就是3024根查处案件、快速出击的“触角”,198个一级网格就是198台发号施令、激活全盘的“电脑”,有力地弥补了基层监管执法力量的不足。 “申请维修基金?过去没半个月办不下来。找到网格长3天钱就到账了。”金水区经三名筑小区居民田蕊蕊聊起“网格化”,就连夸几个好。她说,2号楼电梯出现运行故障需要维修,三级网格长通过“社情通”将问题反馈给房管部门,3天就将首笔2.25万元维修资金款划给了施工单位,两天后电梯就恢复运行了。 2012年,郑州市市直、县(市、区)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到基层指导本单位开展群众工作,有三分之一的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基层,有三分之一的机关干部下基层开展服务民生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增收、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环境、交通、教育、卫生、治安等问题,共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70多万个。 在推行“网格化管理”后,许多基层干部的积极性被激发了,不再一味窝在办公室里。网格长们每天拿着“社情通”忙着“巡格”找“小事儿”:裸露在外的电线,没摆放到位的消防器材,路边张贴的小广告,他们用手机拍下现场照片上传相关部门,督促解决落实。网格化管理改变了过去围着领导转,等着上级部署和领导批示的被动局面,形成了围着基层转、围着群众转、围着问题转的主动局面。 采访中,许多党员干部都向记者谈了类似的体会:如今,辖区群众把网格团队当做知心朋友,有什么问题和困难都向他们反映。“有事就找网格长”,已经成为郑州市民的口头禅。76岁的高长海停发数月的养老金又重新发放了,半身瘫痪的刘奇高在社区企业找到了工作,外来务工子弟张国瑞顺利报名入学……这一切都离不开网格团队的努力。 去年,郑州市各县(市、区)的存量问题由原来的98%下降到4%,7大领域问题的按期办结率已达95%以上,上报市一级平台问题数量保持在5%以内,营造了和谐的社会氛围。更为重要的是,领导方式转变了,群众工作落实了,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了。 (原载《河南日报》2013年2月5日第一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