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州两会 报告摘要 上一版3  4下一版
财政“蛋糕”大块分给民生
努力建设美丽郑州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努力建设美丽郑州
——郑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2013年是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中原经济区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的一年,我市将采取哪些措施?打造哪些新亮点?昨日,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印发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史占勇《关于郑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解读“强投资”、“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推进服务业提质增速”等系列关键词,我们看到,波澜壮阔的2013年正在向我们阔步走来。

关键词

强投资

报告摘要:以加快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促进投资快速增长。

重点措施:抓好河南生茂固态照明产业化应用示范基地等143个投资超亿元的高成长性产业项目,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东区)项目、云海科技园云计算产业基地等63个投资超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确保宇通客车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及客车零部件、恒星科技年产2万吨超精细钢丝等46个项目竣工。加快推进河南中烟150万箱生产基地、东晶能源年产2000吨蓝宝石等196个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办理北车集团轨道客车交通产品修造产业基地、河南冷链物流中心等一批项目前期手续,争取尽快开工建设。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报告摘要:以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着力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

重点措施:年底前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投入运营,2号线一期主体结构完工,开工建设1号线二期和5号线工程。实施“井字+环线”快速路建设工程。完成郑登快速通道等7条快速通道、文化路与连霍高速等5个互通式立交出入市口项目。力争全年打通断头路20条以上,新增5万个停车泊位,新开通公交线路20条。开工建设侯寨水厂、荥阳水厂、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马寨污水处理厂等工程。新增农村自来水用户6.5万户。新增供热能力100万平方米。新增燃气用户8万户。启动“六旧”片区旧城改造项目22个、“九新”片区建设项目160个。启动六县(市)、上街区14个十字景观大道建设项目、37个中央商务区建设项目。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31个、合村并城社区38个、新型农村社区24个、新市镇各类建设项目114个。

关键词

工业转型升级

报告摘要:以加快发展主导产业为支撑,着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重点措施:积极推进5000亿级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基地、5000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生物及医药、以超硬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以高端新型耐材为主的新材料、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品牌服装及家居制造等6个千亿级产业基地建设。力争开工建设总投资536.9亿元的74个超亿元重点工业项目。力争新创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2个,市级3个。开展数字郑州工程、城市管理智能化工程等九大重点项目建设。新建省级研发中心40家,国家级2家。新建孵化器8家。力争全年新增中国驰名商标5件、河南省著名商标50件、名牌称号的产品数30个。

关键词

服务业提质增速

报告摘要:坚持服务业优先发展理念,围绕服务业七大支柱产业,加快“一枢纽十中心”建设,积极编制“两区”(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规划,不断提升服务业业态水平。

重点措施:建设国际物流园区等六大物流园区,全力推进河南格力电器仓储项目等200个重点物流项目建设;促进郑州中部“无水港”项目等50个项目早日签约。制定关于促进我市商圈建设的政策措施,规划建设千亿级商圈、百亿级商圈和区域便民商圈。加快丹尼斯大卫城、华润万象城等一批大型商业项目建设,将二七商圈打造成为千亿级商圈。加快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加快万达期货新址建设,力争全年引进各类金融机构10家,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60亿元。加快推进绿博文化旅游产业园、“天地之中”文化旅游区、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区等文化创意集聚区建设;启动全国旅游集散中心示范工程申报工作,建设国家级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华南城、CSD国际时尚商贸中心等市场承接区项目建设,完成50家市场外迁,新启动市场外迁30家。

关键词

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

报告摘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大农业投入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

重点措施: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建设,着力推进“136”工程,全年新启动2~3个现代化农业综合示范区、5个主导产业集聚区和10个特色产业园建设。提高主要农产品自给能力,建成小麦良种生产基地40万亩、高标准农田20万亩,新增蔬菜基地4万亩、设施农业8000亩、水产养殖面积1万亩,支持中牟北部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区加快建设;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推动土地合力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力争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679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总数突破410家,培育5个农业产业化集群示范点,争创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加工型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着力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开工建设3个农田水利现代化示范乡镇,升级改造农田灌溉机井7400眼,建成小型水源工程5000个,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万亩。

关键词

深化改革开放

报告摘要:善于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重点措施:建立规划统一管理、土地统一存储、用地统一转让、补偿统一标准、收益统一分配、工程统一建设的“六统一”工作机制,提高城乡规划土地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按照统一、精简、高效原则,在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东新区、经开区、综保区规划管理区域明确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经济发展权限、社会管理责任、财权事权匹配和收益分配机制,积极推进县(市)区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与所在乡(镇)办行政套合,进一步规范管理体制、优化整合资源。此外,健全“三位一体”的招商机制,进一步落实“五职招商”责任制,加大对国内外500强、行业20强、大型央企的招商力度;加快省市共建电子口岸系统建设,协调落实项目建设主体和资金来源;加快实施区港联动、区区联动,实现航空口岸、铁路口岸与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等一站式通关。

关键词

航空港综合试验区

报告摘要:按照建设大枢纽、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要求,全面加快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

重点措施:加快总体发展规划报批工作,力争3月底前获批;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力争9月底前完成。加快机场二期项目建设,启动航空货站和实验区3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苹果手机制造、维修中心和电子部件全球采购、国际分拨中心建设。力争新开货运航线7条,全年货邮吞吐量突破20万吨,客运量达到1300万人次。加快推动跨境E贸易试点建设。积极争取实验区发展各项政策,在航空管理体制、通关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先行先试。

关键词

民生“十大实事”

报告摘要:力争全年民生方面投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达到65%以上,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5%左右。

重点措施:全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86所,扶持200所民办幼儿园达标升级;市区中小学新建、改扩建30所。中小学新增优质学位3.5万个以上。实施“健康郑州人”计划,发放居民健康卡100万张。为96家乡镇卫生院和8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配备1台健康一体机。新建公共电子阅览室200个,新建、改建新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00个。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力争发放小额贷款达到16亿元。免费为农村居民按每人15元的标准购买大病保险,大病保险补偿、新农合政策补偿合并最高额从15万元提高到35万元,20种大病实际补偿平均达到90%以上。

关键词

美丽郑州

报告摘要: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努力建设美丽郑州。

重点措施:全面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完成“两环十七放射”廊道绿化工程和中原路、建设路等6条市区主干道景观提升工程。构建绿色发展模式。争取开工建设登封嵩山、新密尖山风力发电项目。力争全年实现工程节能70万吨标准煤。积极开展PM2.5污染治理。力争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控制在10.14万吨、1.27万吨、9.73万吨、19.68万吨以内,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8%以上。

关键词

强化经济运行调节

报告摘要:进一步扩大投资、消费需求,切实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重点措施:强化对重点园区、行业、企业、产品的监测分析,重点对市场供求、原材料价格、煤电油运等要素保障进行跟踪监测。扩大优势产业产能和产量。不断壮大汽车装备、电子信息等战略支撑产业,加快培育新材料及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推动轻型商务车、大型客车、经济型轿车、专用车规模化发展;提高原材料产业链高端产品比重,构筑原材料产业新优势。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