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郑大一附院 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本报讯 (记者 赵 佳 通讯员 曹 咏 周厚亮)日前,在2012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上,由郑大一附院阚全程教授等主持开展的科研项目《经血传播的HIV感染流行特征及其防控措施的建立与研究》被授予201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实现了我省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艾滋病防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阚全程教授带领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艾滋病的防治研究,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下,经过12年的艰苦探索,确定了经血传播地区HIV感染流行病学规律,揭示了我国经血传播地区HIV流行特点,确立了国产药物组成的经济有效HAART方案,率先建立了艾滋病预防与治疗为一体的防治方案,并在全国推广应用,为遏制艾滋病蔓延提供了技术支撑。 据了解,设立于2001年的中华医学科技奖是由卫生部、科技部批准的中国医药卫生行业最高科技奖项。2012年度,全国共有85项医学科研项目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47项,卫生管理奖、医学科普奖各2项,卫生政策奖1项。 市一院 实行“医疗责任组”制度 本报讯 (记者 丁友明 通讯员 楚 哲)近日,市一院推出“医疗责任组”创新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患者的就医质量,让患者真正得到细心、贴心、放心的立体式优质服务。 所谓建立“医疗责任组”制度,就是由所在科室成立责任组,组员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人员担任,组内人员结构符合三级医师管理规定设立,分别在责任组长的带领下统一查房,做到多名大夫服务一名病人的“组对一”式服务,由责任组成员集中对重点及难点病人进行病情分析讨论,完善治疗方案,做到层层把关,确保医疗安全质量。 市一院院长连鸿凯表示,“医疗责任组”制度是该院医疗管理制度的又一项创新性的新举措,是更加系统、完善、周密的服务患者的一项新措施。该制度加强了医患沟通,使每个大夫对病人情况均了如指掌,该制度与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在组与组之间产生良性竞争,各方面医疗质量由病人监督,使病人得到完美、周道的服务。尤其是在疑难病症的分析和业务水平提升及人才梯队的建设,提升医院安全、质量、服务和科室的专业化发展上都将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郑州人民医院专家 喜获杰出青年卫士荣誉 本报讯 (记者 汪 辉 通讯员 贾庆东)近日,郑州人民医院专家陈国勇喜获郑州市第八届杰出青年卫士荣誉称号。该活动由团市委、市综治办、卫生局等14家单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经过推荐、审核、考察、公示等环节,评选出了10名郑州市“杰出青年卫士”和25名“优秀青年卫士”。陈国勇是卫生系统中唯一当选者。 陈国勇,郑州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已累计完成500余例大器官联合切取、500余例肾脏移植、200余例肝脏移植、10余例肝肾联合移植和胰肾联合移植,手术难度及成功率居国内领先水平。近期他和他带领的肝脏外科团队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高难度的手术,创造了多项河南第一,2012年成功实施了全省首例小肠移植、首例成人间活体肝移植,共完成肝脏移植手术81例,位居全国第三位。
市儿童医院 开展等级评审自评 本报讯 (记者 赵 佳 通讯员 万道静)市儿童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正紧锣密鼓、如火如荼地开展。节前,该院不仅邀请“名家”详实解读等级评审细则,还率先在全省专科医院开展自评工作。 培训会上,卫生部三级儿童医院标准制定者之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余志庆,详细介绍了上海儿童医疗中心的先进经验,讲解了质量管理工具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以及如何用等级评审标准规范日常医疗管理工作。 2012年,该院启动等级评审工作,院领导高度重视,将评审纳入2013年工作计划“11160”中,通过等级评审活动,结合“质量文化年”活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广泛动员,设立等级评审办公室,外出考察汲取经验,为开展评审工作积累经验,制定的自评报告涉及所有临床医技科室和行政职能科室,自评问题分析到位,建议具有针对性,为等级评审工作的深入开展明确了方向。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